众仙踏浪而来,
奇珍异兽相伴,
个个栩栩如生
……
·
这样的作品,你见过吗?
万年猛犸象
遇上千年牙雕工艺
在白蕉榕益村扎了根,
斗门,成全国最大猛犸象牙集散地!
说起猛犸牙雕,不得不提起从业30多年的蔡荣新。
蔡荣新出生于中国石雕之乡惠安,幼时对美术画画有浓厚的兴趣,看着出自父辈手中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耳濡目染下,从小就喜欢上了雕刻技艺。
1992年,18岁的蔡荣新跟随澳门著名牙雕大师学习雕刻技艺。雕刻技术需循序渐进,一般要学艺十年才达到出师的标准。没想到,蔡荣新却只用了5年的时间,便已经初露锋芒,过人的天赋令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
学技有成的他满腔热血,出师后即尝试创业。然而,牙雕的春天是短暂的。随着象牙禁令的全面实行,象牙不再允许买卖流通,蔡荣新成立的珠海市龙之腾工艺品中心也面临着倒闭的困境。
此时,远在西伯利亚的猛犸成了救星。“牙雕技艺要延续就必须要实现原材料的转型,兼具合法、稀缺、环保等特性的猛犸象牙就是最好的替代者。”蔡荣新说,这种俗称长毛象的庞然大物,近年在冰川层大量发现,其牙齿质量比象牙更优胜,是传承牙雕艺术的理想材料。
猛犸象牙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蔡荣新第一次接触到猛犸象牙,他将精湛的雕刻技术,应用于灭绝万年的猛犸象牙上,创作出数千精品,并被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牙雕代表性传人”称号和“国家一级高级技师”职称,其论文《当代猛犸牙雕的再生与发展》一文也在《名家名作》期刊上发表。
借助猛犸象牙,蔡荣新的龙之腾工艺品中心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1人发展到30多人。
在白蕉镇榕益村蔡荣新的车间里,钻头打磨的声音此起彼伏。几位牙雕技师正在全神贯注地雕刻,手中的电动刻刀的钻头飞速旋转,猛犸象牙的碎屑随风而起,拂去手中雕像的粉尘,众仙踏浪而来、奇珍异兽相伴,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呈现在面前。
蔡荣新与学生
为了更好地传承雕刻技艺,从2022年起,蔡荣新承担起珠海艺术职业学院雕刻艺术设计专业授课老师,将希望注入到“后浪”身上。
每月2次的课程中,蔡荣新除了传授学生丰富、独到的雕刻技法与经验,还要教授猛犸牙雕文化,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创作生涯中能将猛犸牙雕文化发扬光大。
鲜有人知道,在蔡荣新传承牙雕工艺的同时,斗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猛犸牙雕集散地,全国8成猛犸牙雕,出自斗门。
走进白蕉镇榕益村主街,400米长的村道两侧,分布着120余家前店后厂式的猛犸牙雕商铺。来自遥远西伯利亚的猛犸象牙,在这里脱胎换骨,化身精美艺术品走向千家万户。
据悉,改革开放后,香港和广州的牙雕工匠纷纷返回珠三角投资牙雕工艺厂,经过十余年的自然集聚发展,榕益村内逐步形成猛犸牙雕加工贸易一条街,榕益村也成为国内最大的猛犸牙雕生产基地。
未经雕琢的猛犸象牙
目前每年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出土的猛犸象牙原料约90%出口到珠海,主要集散地在白蕉镇榕益村和东岸村,每年产销量占全国80%以上,年销售额约4.5亿元。
每月10号,榕益村的猛犸牙雕商户都会自发举办展销会,各家各户把自己制作的猛犸象牙摆件、饰品等拿出来集中售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手工艺者和商人前来交流技艺,洽谈合作。
·
眼下,猛犸象牙产业“抱团”发展,也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每年可为村民增收近300万元,户均增收约6000元。
随着产业发展规划和人才政策的出台,未来,牙雕产业将成为富民兴村的重要发力点。白蕉镇将借鉴其他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模式,通过盘活周边村内土地,打造牙雕小镇。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扩展白蕉镇域经济的宽度和深度,打造一张响亮全国的斗门文化名片。
“未来,我们继续完善榕益村基础设施,借鉴其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和先进经验,利用村里24亩闲置地,创建一个猛犸产业园,邀请村内家商户入驻,打造集原料市集、科普博物馆、集中交易结算中心、国家专业鉴定驻场机构、大师高定工作室、直播基地、酒店及商务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猛犸牙雕专业市场。” 白蕉镇榕益村后备干部黄丽贞介绍道。
聚集特色产业,
串起产业链条,
相信扎根斗门的猛犸牙雕
将有更好发展!
关注我们的新伙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