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7点,夜幕低垂,台风过后小雨淅沥,地面潮湿,与当年广州起义时遇上阴雨天气,恰有几分相似。今年7月是广州首个红色文化宣传月,作为红色文化宣传月的重要活动,7月19日晚,“广州起义”主题沉浸式话剧演出120场分享会在广州起义纪念馆举行。
精心打磨,4年,3版,120场
“1927年,是中国历史上风云激荡的一年,大革命浪潮席卷全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热情高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沉浸式话剧《1927永远的红色》在广州起义纪念馆演出,这是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原创的“广州起义”主题沉浸式话剧演出第120场。
“广州起义”主题沉浸式话剧由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打造,2019年7月1日举行首场演出,是全国博物馆行业领域首部原创沉浸式话剧。2019年至今,该话剧历经三次提升改版。
1.0版本《1927·广州起义》红色主题沉浸式话剧获得2018—2019年广东博物馆开放服务最佳做法推介“最佳教育推广奖”。2.0版本《1927·红色广州》沉浸式话剧于2021年推出,依然受到观众追捧,不少观众在游曦牺牲等场景中洒泪,被话剧还原的历史场景所感动。3.0版本《1927永远的红色》则是更加剧情贴近史实、情感表达更为流畅、主题更为升华,为观众带来不同以往的沉浸式体验。
由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与陈晓琳广东省三八红旗工作室联袂创作,《1927永远的红色》将广州起义的史实与故事情感升华完美融合,以国家一级文物红布带主线串联讲述整个广州起义的历史,以革命文物带动剧情发展,歌颂了张太雷、梁桂华、陆更夫、杨馨坤等先烈化作惊雷,震碎旧世界的英雄壮举和革命情怀,揭示了红布带所蕴含的革命理想和忠诚信仰。
多方聚力,将‘广州起义’打造成为现象级的文旅节目
“欣赏沉浸式《1927永远的红色》,重温当年先辈的热血初心,穿越历史与革命先辈跨越近百年的‘相见’,感受他们追求信仰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如今,祖国盛世如他们所愿,江山人民换我们守护。最深的缅怀是铭记,最好的纪念是传承。”现场,一名“广州起义”主题沉浸式话剧“铁粉”分享观看心得。
演出结束,该剧的编剧导演、主要演员、博物馆专家、文旅专家、特约观众齐坐一堂,共同分享沉浸式话剧背后的故事,探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传播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前景。
“要将‘广州起义’主题沉浸式话剧打造成为现象级的文旅节目。”分享会现场,全国重量级的博物馆专家和文旅专家等多位“大咖”为本话剧的进一步升级出谋划策,提供理论支撑。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副主任(副馆长)朱晓丽,时代文旅首席顾问、著名文化和旅游专家熊晓杰,“广州起义”主题沉浸式话剧编剧、导演陈晓琳,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易西兵以“广州起义”主题沉浸式话剧为例,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助力红色文化传承事业高质量发展。
红色文化是广州的精神根脉,更是千年历史名城破浪前行的动力之源。
下一步,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将做好红色文化的保护者、研究者、传播者和传承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守正创新,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努力让红色基因在南粤大地绽放时代光芒,为广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点,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广州力量。
【采写】南方+记者 洪钰敏 通讯员 冯婉琳
【摄影】南方+记者 梁文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