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蚊子变少了,难道是被热死了?别高兴太早……

广东科普
+订阅

近期接连高温天

有市民表示

家里的蚊子好像变少了

身上的蚊子包也没之前多

难道是蚊子都被“热死”了吗?

图片来源:广州卫健委

图片来源:广州卫健委

消失的蚊子们都去哪了?

它们还会卷土重来吗?

先说结论

近期人们感觉蚊子比较少,与持续高温天气有一定的关系。

高温天会降低蚊子的“战斗力”

蚊子生存的适宜温度是20℃~30℃,超过35℃,蚊子的活力就会大大下降;气温飙升到40℃时,蚊子基本无法存活。

另外,适宜蚊子生存的相对湿度是60%~80%,湿度低于40%时,蚊子活力就很差了。高温干燥的环境大大影响了蚊子的战斗力,它们吸血的欲望自然也会降低。

蚊密度是反映蚊子数量多少的一个指标。图为2023年6月下半月深圳各区蚊子密度,来源:深圳疾控

蚊密度是反映蚊子数量多少的一个指标。图为2023年6月下半月深圳各区蚊子密度,来源:深圳疾控

高温还影响蚊子的繁殖

蚊子不见了很可能不是蚊子“热死了”,而是蚊子的孩子们“热死了”。

蚊子的卵、幼虫的发育都和温度有直接关系。

蚊子幼虫 | ProjectManhattan / Wikimedia Commons

蚊子幼虫 | ProjectManhattan / Wikimedia Commons

蚊子的幼虫通常生活在池沼、水沟等水流静止的地方,它们常用尾端贴着水面倒立漂浮,利用腹部近尾端的呼吸管直接呼吸水面的空气。

以埃及伊蚊为例,实验发现,水温在26左右时,埃及伊蚊幼虫的成活率最高,能达到90.5%,而当水温在16以下或 38以上时,幼虫的生存率会大大降低,在水温达到40时会全部死亡。

到了蛹阶段,如果温度达到38,大部分蛹会变成“死胎”,只有11% 的蛹能变成成虫。即使它们撞了大运活了下来,最后的成虫也会变得又小、又虚弱,而且不太活跃。

高温影响蚊子成年后的繁殖能力

温度还会影响蚊子成年以后的体型和繁殖能力。在较低水温环境下长大的蚊子,成虫体型会更大。体型越大的蚊子繁殖力越高。

变少的蚊子去了哪儿?

持续的异常高温,把这个蚊子的“卵 → 幼虫 → 成虫 → 叮人”循环,阻断住了一部分。

蚊子的一生有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整个“蚊生”在2周左右。我们常见的蚊子是成虫期,其余3个时期均在水中生活。

如果室外气温高导致地面小积水温度高,水分蒸发快,蚊子就无法完成一个生长周期,失去繁衍机会。

从这个意义上看,可以说是蚊子被热死了,在持续高温天气里遭到了自然淘汰。

而那些没被热死的蚊子,由于活动能力弱了,会找到一些草丛、树荫、楼梯道等阴凉的地方躲起来,等到气候适宜的时候再伺机而动。

蚊子变少了,也别高兴得太早

广东人刚刚经历了台风“泰利”,暴雨连连,气温有所下降。

虽然雨量较大的时候,水流会形成一定的冲刷作用,让蚊子减少。但台风过后,积水增多,如果不及时清理,会迅速成为蚊子幼虫滋生的温床,带来大量新增的蚊子。

在台风期间,垃圾如果不能及时清运,还会导致生活环境恶化,为蝇类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场所。

所以,台风过后,要及时清理积水,防止蚊虫密度升高。

如何避免蚊子“卷土重来”

前段时间,中国天气网推出2023全国蚊子预报地图,预报地图显示14-16日,西藏、广东、贵州、湖南等地蚊子较多,提醒当地公众需注意采取防蚊措施。

为了防止蚊子卷土重来,建议提前做好以下5件事。

01

清除蚊虫滋生地

防蚊灭蚊的关键是减少蚊虫滋生场所,从源头上减少蚊虫数量。及时清理雨后积水,检查清理易储水的垃圾如玻璃瓶、空罐等。

可贮水的容器,应加盖或倒放,花盆底及花瓶里的水应至少每周清倒或更换一次;水渠内的垃圾及落叶应尽早清除,以防淤塞。

02

避其所好,对症设防

蚊子喜欢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家里如果有蚊虫,可针对屋内墙角、天花板、床底和座椅背后、桌脚下、楼梯间、水槽下等喷洒杀虫剂。

伊蚊最喜欢停在黑色衣服上,建议大家在夏天尽量穿颜色比较浅的衣服。

03

注意日常清洁卫生

饭后碗筷不要直接丢入水槽了事,未洗净的牛奶杯或者粘有面酱的盘子会招来更多蚊子,一定要及时清洗。

04

做好物理防护

在室外工作时应穿长袖长裤,白天、晚上睡觉应挂蚊帐,必要时使用电蚊拍等物理方法防止蚊虫叮咬。

05

化学驱蚊注意安全性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安全有效的化学驱蚊产品,推荐以下5类。

1.避蚊胺(DEET)

驱蚊效果很好,被认为是驱虫剂的“黄金标准”。浓度越高,驱蚊时间越长。2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使用含10%的避蚊胺驱蚊水。

2.避蚊酯(BAAPE / IR3535 / 伊默宁)

驱蚊效果短暂,但效果不错。

3.派卡瑞丁(Picaridin)

驱蚊效果短暂,但可以直接用于皮肤。2个月以上婴儿就可以使用。

4.柠檬桉叶油(OLE)

植物驱蚊剂,也是最广泛使用的中国驱蚊剂。可维持最多2小时的驱蚊效果,适合3岁以上儿童使用。

5.氯菊酯(Permethrin)

用于衣物和日常用品的驱蚊剂,不建议直接用于皮肤上。

高温天气里受苦的可不止蚊子

还有很多其他昆虫

比如对蜜蜂、甲虫和飞蛾等

昆虫的繁殖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大家觉得今年的蚊子变少了吗?

评论区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