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制造业当家,南海硬核出招!7月19日,佛山市南海区百万技工引育计划暨技能练兵竞标争先系列赛事启动仪式在南海铝业应用科技集团举行。
根据现场发布的《南海区百万技工引育计划》,预计到2027年底,南海全区以技术技能人才为主体的各类产业人才将达100 万人,为全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南海拥有制造业企业4.9万家,形成了14个超200亿元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对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本月接连召开的佛山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南海区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均提出,要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构筑人才聚集高地。
南海前所未有地尊重、渴求以技术技能人才为主体的产业人才。“我相信,南海产业雄师必将推动南海制造一路劈波斩棘、阔步向前。”南海区副区长孔小燕说。
当天,包括南海铝业应用科技集团在内,2家被省人社厅认定为“产教评”产业技能生态链首批链主培育单位的企业获得授牌。
7月19日,南海发布百万技工引育计划。戴嘉信 摄
筹建区属高职院校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作为制造大区,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必由之路。为加快引进、培育一支能工巧匠和高素质产业人才大军,为全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产业人才支撑,南海重磅推出《南海区百万技工引育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并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全区以技术技能人才为主体的各类产业人才达100万人。
为实现这一目标,南海将从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体系、搭建全方位的职业教育实训体系、建立人岗适配的技能人才使用分配机制、优化稳岗留才机制四大方面共17项具体工作入手,打造集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服务一体的产业人才生态链,培育一支知识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能人才队伍。
其中,在搭建全方位的职业教育实训体系方面,南海将探索筹建一所南海区属高职院校——南海产业学院。具体操作上,将探索以现有高职院校为依托成立南海产业学院,联合区直中职学校,进行五年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即前三年在各中职学校培养,后两年在南海产业学院集中培养,且在中考时锁定本地生源,实现本地招生、本地升学、本地实习、本地就业。同时,整合行企教育资源,共建企业校区,拓展职业教育办学空间和资源,为南海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除此之外,南海还将做强做实产教联盟,到2027年新增校企合作项目100个,校企共建公共实训中心100个,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50家;打造符合“两高四新”产业发展需要的实训基地,建成年均培训评价量达5000人次以上的“南海区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做强南海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力争2025年前建成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招聘服务,每年举办区内现场招聘活动约百场……
在育才、引才之外,《计划》还提出,激活用人主体作用、完善人才评先评优机制、优化人才服务体系、落实人才子女入学保障等具体安排,以真情实感致敬技能人才,以真金白银礼遇技能人才,在全社会牢牢树立尊崇技术技能人才的氛围,将产业人才留在南海。
每年发布紧缺工种目录
破解“供需错配”难题
“拼经济,归根到底要靠人;区域竞争,说到底是抢人;智造高地打造,最终看人。”孔小燕表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离不开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南海已构建一支约50万人的产业人才队伍,包括硕士学历以上的高端研发人才约2.5万人,技能人才约29万人,专业技术人才约19万人,企业技能人才平均拥有量仍处于低位。
与此同时,近年来南海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迅猛,对于产业人才的需求持续扩大,“设备易得、技工难求”问题日益突出,但南海的技能人才就业却并不理想。据统计,2022年南海4所高职院校毕业生10307人,仅有1584人在本地就业,占比18.45%,八成以上流向外地就业。
“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供需错配、人岗不适和上升渠道不畅。”孔小燕说。针对上述情况,《计划》明确将每年研究发布《南海区企业紧缺急需工种目录》,引导企业引育相关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对于辖区内约4000间各类型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机构和产业园,采集其企业在岗人员情况、用工需求、企业经营情况、行业发展形势等信息,建立用工分析模型,为开展精准的就业服务及决策提供高效数据参考。
在此基础上,南海还将每年发布《大湾区制造业产业人才薪酬报告》,引导企业优化薪酬体系,增强企业引育技术技能人才的竞争力。同时,激活用人主体作用,定期开展企事业单位引才育才评优,对引才育才优秀单位给予人才自主认定名额。对获得技能类证书的各类技能人才按规定给予技能提升补贴,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从一名普通的技工院校毕业生,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佛山市大城工匠,广东中科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彭方昭对此非常期待。一路走来,他得益于南海的好政策,多次代表南海参加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比赛,不断提高自身技能。
“我的每一次成长,都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这些支持就像‘阳光雨露’,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攀登科技高峰,也期待更多的技能人才能够在更‘给力’的政策下茁壮成长。”
南海区2023技能练兵竞标争先系列首场竞赛现场。戴嘉信 摄
“链主企业”投身技培
为行业输送高技能人才
本次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为南海2家被省人社厅认定为“产教评”产业技能生态链首批链主培育单位的企业授牌,活动所在地南海铝业应用科技集团正是其中之一。
据悉,广东南海铝业应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由南海铝业集团、广东柏洪集团和宝力集彩网络科技公司合资成立,围绕铝模板、铝爬架两个拳头产品开展铝精深加工生产及相关配套服务,集团旗下参股或控股32家子公司,2022年应用科技集团实现营收55.74亿元。
南海铝业应用科技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林文介绍,作为铝加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和链主企业,南海铝业应用科技集团一方面成立了技能培训中心,设立罗村基地、高明基地、韶关基地三个分教处,通过开展岗前培训、特种作业认证辅导、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称评定辅导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在职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
另一方面,南海铝业应用科技集团积极发挥产业链链主的价值,牵头组建铝加工行业产业技能生态链,为产业链内单位员工提供学习及认证平台,同时为南海铝型材企业选拔、培养、输送一批技能高超、业绩突出的高技能人才。
当天启动的南海区2023技能练兵竞标争先系列赛事首场,就是南海铝业应用科技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焊工技能竞赛,共有80多位产业人才参加。这是佛山全市首场“链主企业”岗位练兵竞赛,也是南海区首场由企业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技能竞赛。
与会人员观摩技能竞赛。戴嘉信 摄
按规划,今年南海将开展职业技能竞赛51场,其中市级竞赛27场,包括汽车救援员、砌筑工、工业机器人运维员、钳工、车工等企业紧缺职业(工种),预计将有6000人参与技能竞赛,约1000人获得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当前,南海正以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开放包容的爱才胸怀、真金白银的政策优待礼遇技能人才。”孔小燕在启动仪式现场,再一次向五湖四海的有志成才之士、有技在身之士发出诚挚邀请:“欢迎你们来到南海,乐业南海!”
【撰文】黄艳姿 张有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