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赤坭镇竹洞村,是一代武术宗师“洪熙官故里,岭南盆景之乡”。近年来,竹洞村在区委、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推进农文旅全产业融合,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近日,在刚结束的2023首届世界城市品牌大会上,“乡村‘白+黑’——竹洞村乡村振兴品牌塑造与传播案例”喜获“长城奖-文旅好品牌”年度大奖,再次释放竹洞发展新活力。
丰富的生态资源、良好的产业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就了竹洞村靓丽的“颜值”和“气质”。以绿为底、以产为根、以文赋魂、以“旅”为道,锚定“百千万工程”,打好农文旅融合“组合拳”,开启了新时代竹洞村农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乡村‘白+黑’——竹洞村乡村振兴品牌塑造与传播案例”,就是竹洞村充分利用洪拳创治人洪熙官故里(洪熙官纪念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花风铃花都十佳赏花地、20世纪80年代采矿遗留下的300亩碧波荡漾的竹洞湖、80多亩高端盆景种植园逸翠园、400多亩市政时花种植基地等本土历史人文和自然、产业资源,通过沉浸式光影夜游新体验,打造 “洪熙官故里”“白+黑”组合发展新模式,盘活在地资源,拉动周边配套,延长文旅消费链,填补乡村夜间经济品类空白,让夜经济赋能乡村景区,使竹洞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的有益尝试。
“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应是保护好地方生态资源和保护好乡土文化遗产。在赤坭镇的农村,至今仍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遗产。”赤坭镇党委书记赵超文表示,把握好生态与生产、生活这“三生”关系,就应把文化的差异性作为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可充分利用的条件,对标“百千万工程”,在优势塑造、结构调整、动力增强、价值实现方面做示范,打造经济发展的特色品牌、赤坭样板。
进入农文旅融合新时代,赤坭镇将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全产业融合,着力打造绿意盎然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通过举办洪熙官武术文化节、岭南盆景文化艺术节、美食节、春耕节、丰收节、黄花风铃节等一系列民俗节庆活动,多形式全方位发现和重塑乡土文化价值、推动农文旅产业大融合、大发展,做好“旅游+”文章,展现绿色赤坭的蓬勃活力和独特魅力,激发绿色新动能、激活旅游新业态,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全镇旅游接待总人数达42万人次,旅游收入持续上升。
漫步赤坭,景色秀丽,身临其境地感受这里的盆景诗画,任由时光慢慢流淌,可细细品味这座“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世外桃源。
南方+记者 周甫琦
通讯员 古能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