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曲江区档案馆立足“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宗旨使命,加大特色档案征集力度,按照“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具有曲江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的要求,以征集特色档案打造新品牌为抓手,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拓展具有强烈地方特色档案的领域和层次,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档案的产品和内涵。据统计,档案馆共馆藏历史名人、重大活动、文契、证书等不同载体档案共118卷,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服务基层群众,推动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拓展宣传渠道,营造档案征集工作氛围。曲江区档案馆改变以往坐等上门的习惯,转变档案征收方式,多途径面向社会发布征集公告,积极搜集线索,提高征集工作的知晓度和计划性;推动馆际交流,优化馆藏资源结构。
近日,档案馆组织开展非遗文化遗产--“曲江柴烧陶艺”的体验和档案收集活动,在曲江区博物馆,参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江柴烧陶艺”的制作工艺和流程,了解了“曲江柴烧陶艺”特点;借助媒体平台,推动曲江非遗项目影响力、渗透力。档案馆多次与区文广旅体局、曲江区融媒体是心,先后深入各乡镇,走访收集各类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曲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目前已征集了“南华诞”庙会、“十点梅花”打击乐、“扛阿公”“曲江柴烧陶艺”等曲江非遗文化项目的视频、音频、照片等不同载体的档案共18种57件。
下一步,档案馆将进一步加大开展档案征集力度,将能够体现曲江记忆的档案资料接收进馆,全力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征集等工作,以档案人的担当作为,让“风度曲江”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唐忠祥 杨远想 刘永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