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来莞参加“百校千人”实习计划
大学生的真实对话
让你慕了吗?
近日
北京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的
实习团学生陆续抵莞报到
早已准备充足的实习单位
根据学生特长安排岗位
设置专业培训指导
提供免费住宿
解决餐饮问题
……
实习团中不少非莞籍学生表示
他们对东莞的包容和开放印象深刻
并希望在这里实现个人成长
昨天,东莞更是举行了
“百校千人”实习计划欢迎仪式
欢迎各大高校学生的到来
超千名大学生抵莞!
“百校千人”实习计划汇聚青年力量
7月17日上午,2023年东莞市“百校千人”实习计划暨“展翅计划”行动欢迎仪式在松山湖科学城展览馆举行。
2023年东莞市“百校千人”实习计划暨“展翅计划”行动旨在大力推动全市各单位各企业开发实习见习岗位1万个以上,组织数千名大学生来莞实习见习。截至7月14日,活动已在全市开发岗位近9000个,共收到简历约5.5万份,已经抵莞参加暑期实习的大学生超1200人。
“人到东莞必有为”
校地合作实现精准引才
“来了就是东莞人”“人到东莞必有为”“莞吃莞玩莞开心”欢迎仪式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姚家庆用简洁有力的三句话表达了对来莞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他表示,东莞是一座开放之城、一座机遇之城,有着浓厚文化底蕴和生活气息。“希望大家多去感受东莞的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活力,一定能够找到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与空间。”
近年来,东莞大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松山湖科学城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1.2万多家,位居全国第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00多家,数量全省第三,拥有1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家上市企业,形成了电子信息集群、装备制造集群等万亿、千亿产业集群。
作为实习接收单位代表,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乐瑜介绍道,当前,松山湖科学城实现了从“园”到“城”、从探路先锋到核心引擎的跨越,成为了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平台,这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和前所未有的机遇。
截至2022年底,松山湖高新区拥有20.46万就业人口,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总就业人口约54%,45岁以下青年人占比超九成,平均年龄仅29岁。
据介绍,今年,东莞创新推出校地合作模式,精准引才,与多所国内外重点院校结对共建,成功邀请北京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组团来莞实习,其中,北京大学硕博实习团落地松山湖,中南大学实习团落地寮步,重庆大学实习团落地虎门。
“在东莞市委人才办、团市委、松山湖管委会等部门的鼎力支持下,仅用一个月便先后解决了基地选址、岗位征集、食宿保障、交通报销、宣传文案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使得北大‘力行计划’东莞松山湖基地顺利建成,既搭建起了北大学子与东莞间最直接畅通的桥梁,更向北大乃至全国高校展示了东莞对人才工作的重视与诚意。”作为土生土长的东莞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肖啟泽积极参与了建设工作。
实习见习全周期服务
东莞温度让学子无忧
活动上,黄乐瑜、虎门镇党委副书记方志权、寮步镇党委副书记梁仲辉、东城街道党工委委员梁桂荣共同为镇街(园区)接收的实习团代表颁发人才礼包,内含东莞生活指南、人才政策手册、工作生活实用小物件等。
为坚持实习见习全周期服务理念,今年,东莞通过强化岗位补贴、做好食宿保障、统一购买保险、组织丰富活动等实际举措,解决广大学子在莞工作期间的后顾之忧,让见习大学生们真切感受到东莞对于人才的温度。
东莞为实习团学生提供的免费住宿
“读博期间我的研究方向主要为新能源汽车领域。东莞的制造业实力雄厚,产业体系齐全,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这恰好与我所学的专业相契合。”优秀学子代表、重庆大学高端装备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曹开斌表示,希望能够在东莞这个国内制造业高地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来源丨综合南方日报、羊城晚报
编辑丨张春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