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医生李承志,最初的专业其实是影像学。
但学着学着,他发现自己对影像的亚专业介入血管外科这个新型的交叉学科更感兴趣。于是,他毅然“转航向”,开始深耕介入血管技术领域,并进入直面患者的一线临床工作。
他说,当一个命在旦夕的主动脉瘤破裂的患者被自己救回来,当一个糖尿病足患者因为自己的努力保住了脚,内心就涌出一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
“医生不是神仙,但能多救一个,就是一个。”
疏通堵塞的血管,是个技术活
李承志医生主要从事采用微创介入手段,治疗血管堵塞、血栓、静脉曲张等疾病,整个人体,除了心脏的血管和大脑的血管,其他部位的血管出问题,都可以找他。
“疏通”血管,是他日常做得最多的事情,可别以为这像疏通下水道那么简单。
李承志医生介绍,他看得较多下肢动脉闭塞、糖尿病足血栓等疾病,堵塞主要发生在盆腔、大腿和膝下的小血管,手术难度非常高,是不折不扣的“技术活”。
这类患者多数年纪比较大,或有“三高”等基础病,血管硬化很常见,有时候用来疏通血管的导丝会难以穿过。
再者,开通闭塞血管的时候,医生需要特别精准地把握好导丝前进的力度。
轻了会穿不进去,重了又可能把整个血管给穿透,引起出血或穿到血管内膜下,造成动脉夹层,患者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尤其是一些膝下小血管,特别细,稍不小心就穿透。”
为了解决复杂血管堵塞的难题,李承志医生还发明了“接力穿刺法”。
比如患者大腿到小腿的血管全程“堵”了,这种情况大腿没有穿刺的可能,就从上臂的肱动脉穿刺,开通堵塞的大腿段血管后再进行穿刺,继续开通小腿的血管。
“接力穿刺法”在业界广受好评,现在北京等地的很多大医院,以及很多业内的学术会议,都会定期邀请李承志医生去就此讲课、做培训等。
一天好几台手术,是他的“家常便饭”
在医院的大部分时间,李承志医生都在手术台上。
刚过去不久的二月,他一共做了128台手术。把周末也算成工作日的话,他每天也至少做了四台手术。此外,他还经常需要受邀前往其他省内外医院进行高难度手术指导和临时“救场”。
介入血管手术多数都是要在射线下进行,每次手术,李承志医生都要穿上20斤左右的铅衣,以保护自身不受过多射线的伤害。
但其实,铅衣能保护的也只有内脏,躯干部分,手和脸还是暴露在射线底下的。李承志医生脸上长出的黄褐斑,就是手术时受射线照射留下的“印记”。
“只要能救治更多的病人,都是值得的。”
李承志医生欣慰地说,介入血管外科是一个发展很快的一门学科,很多新产品、新技术出来,很多以前治不了的病,现在都可以治了。
比如说,以前如果弓上动脉的位置发生主动脉夹层,一般需要开刀手术,但该手术的死亡率很高。
“现在采用介入技术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很少患者会因手术本身死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降到了非常低。”
李承志医生说,以前很多血管疾病都需要开刀手术,手术创口很大,现在通过介入技术,手术创口非常小,手术的痛苦大大降低,病人恢复也更快。
曾送医到湛江,还成为菠萝代言人
2018年时,李承志医生还主要负责了一个针对湛江某镇的帮扶项目。
当地的医疗条件十分艰苦,30多万人看病全靠一个镇医院,整个医院一共就8个医生,不分科室,什么病都看。
而湛江是一个海滨城市,“靠海吃海”是当地居民日常饮食中的现实写照,长期大量进食海鲜,导致当地民众血管疾病高发。
“很多人头晕过来看病,发现血压、血脂等都很高,这就导致主动脉疾病也非常高发。”
可由于当地比较缺医少药,也没有介入血管手术的设备,一旦发生主动脉闭塞、血栓等疾病,老百姓只能跑去路途遥远的市中心医院。
“如果情况比较紧急,很可能会贻误抢救或治疗的时机。”
见状,李承志医生开始思考,如何将广州的先进医疗技术带到当地的医院,让当地的老百姓能够受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那之后,李承志医生会定期去湛江当地几家医院进行一些介入血管微创手术。
一是帮助当地医院救治一些病情复杂、手术难度高的患者;二是现场教学,给当地的医生“上课”;这样以后再有类似的患者,他们就可以独立处理。
对他此举,当地医护和老百姓都感激不已。扶贫项目完结后,还有湛江的媒体朋友找到李承志医生,邀请他友情帮忙代言当地的菠萝和金昌鱼。
点击链接,查看科普视频
本文专家
李承志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
专长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和糖尿病足的血管再通,深静脉血栓的血栓清除,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治疗,颈动脉、肾动脉等外周血管的血管成形术,血液透析通路再通与维护,各种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的诊治以及各种肿瘤尤其是肝癌的综合治疗。
学术任职
现任广东省医师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院管理学会血管疾病诊疗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青委会常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委员会血透通路委员会常委。
出诊时间:
暨大总院:周二下午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通讯员:张灿城
视频:刘亚青
海报&编辑:黄 璇
初审:刘丽芳
审核:昌 伟
审定发布:闭思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