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广东省红十字标准校——华南师大附中获评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

广东红会
+订阅

华南师大附中获评

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

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2〕15号)精神,从学校基础条件、治理能力、教育教学、健康促进四方面明确了基本条件,由学校自主申报、各省级教育部门遴选推荐,经专家组审核、网络公示,2023年6月25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3〕14号)确定1075所学校为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建设周期为2年。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获评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校红十字会工作,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姚训琪多次参加相关活动。自学校成功获评“2022年广东省红十字标准校”,在学校红十字会会长、副校长肖朝云的指导下,学生处和团委以标准校创建为契机,以融入学校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学校红十字会建设。

2022-2023学年

红十字会工作汇总

/ 一 /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认识生命 感受美好

构建校园“红十字文化圈”:依据广东省红十字会、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2年广东省红十字标准校创建工作的通知》粤红〔2022〕23号文件要求,学校积极参与红十字标准校创建工作、完成申报,经广东省红十字会、广东省教育厅专家评审以及公示,最终学校成功获评“2022年广东省红十字标准校”。

在学校中利用校园大屏幕、校园广播、电视台、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公众微信平台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红十字知识,营造青少年活动月氛围,不断扩大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影响面,同时分部门、年级开展“生命教育,你我同行”主题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希望大家踊跃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继承“救死扶伤、扶危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光大“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雷锋品格;以敬畏之心尊重生命,以阳光心态拥抱美好生活。

保护生命 享受幸福

织密校园“红十字安全网”:继续完善和更新学校急救箱、AED等急救设备,在学生中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和疫情防控演练等,培养他们的防灾避险、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在校园里形成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浓厚氛围。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世界急救日”,2022年9月10日是第23个“世界急救日”,2022世界急救日的主题是:“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华南师大附中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举行入会仪式暨“世界急救日”讲座。

致敬最美逆行者,体会职业使命感——学习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精神,体会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走近医护职业,提升职业体验(包括医学影像科CT检查设备的作用,检验科采血各项流程和注意事项,超声科结合物理知识科普超声探头的原理,耳鼻咽喉科检查仪器、心电图仪、血压计、骨密度测量仪器的原理和体验)。通过活动,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思考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体验和生涯规划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需要。

感悟生命 弘扬正能量

搭建学校、社会“红十字爱心桥”:“游泳馆里的水,可以冲刷掉同学们天气的炎热,但冲刷不掉泳池旁那抹鲜艳的红色——志愿红”。烈日高照,给萌新们的军训、田径运动会带来更大的挑战。突发意外不可避免,但操场边,总有一群“红马甲”在保驾护航。校红十字会组织医疗志愿者,初中部、高中部共有志愿者100多人次为新生、运动员们提供保障。以一句“志愿于心,用心志愿”献给每位穿着志愿服的志愿者,这抹志愿红出现在华附各处,出现在华附各个活动,更出现在每一位同学的心里。

华南师范大学手语志愿服务者走进华南师大附中,附中红十字会志愿者们在邓星文老师、王淑萍老师和助教老师们共同引领下,一起走近了奇妙的“无声世界”,感受手语文化的魅力。邓老师从亲身经历出发,向同学们传达了其特别的生命感悟,让同学们明白,志愿者不是在特定的日子为了特定的目的而参加活动,志愿活动也一定不能流于表面和形式,当我们将自己的身份转换为一名志愿者,就成为了残疾人出门的拐杖、看世界的眼睛等,所以,在志愿活动中一定要将心比心,真诚对待。王老师通过邰丽华老师的教学视频,耐心地对歌曲动作进行手语词汇拆解,详细示范,以手语口语相结合的方式与同学们交流互动,一起练习。在志愿者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通过无声“演唱”,在庄严激昂的氛围中感受到爱的力量,表达了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今天同学们学习手语,明天做一名有着特殊技能的志愿者。

微光成炬 不惧寒冬

2022年11月广州市面临着抗疫三年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疫情形势,华南师大附中学生红十字会发出疫情防控倡议书,呼吁同学们疫情防控,从我做起,在做好自我防控的同时,积极宣传防护知识,提高警惕,共同筑牢维护健康安全的防线。

营养食疗 药膳养生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在治疗和康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停课不停学”,学校红十字会联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传承中医文化,弘扬中华饮食奥妙,倡导健康饮食风尚,指导学生学习药膳,积极参加学校“厨王争霸赛”,深入学习中药的“药食同源”精神,增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主动创造力,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加强防护 健康同行

2022年12月为强化学校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引导,由校学生处、校医务室、校红十字会和天河区石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的《校园疫情防护知识》科普讲座。和新冠相伴三年,大家都知道,新冠的十大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但是有时候还是防不胜防,那么感染了新冠病毒,我们日常居家隔离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天河区石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叶明华医生通过视频给师生做了详细介绍。

“阳康”后部分师生出现了失眠问题,白天瞌睡,注意力不集中,晚上清醒,难以入睡;严重影响了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为了更好应对失眠问题,校红十字会联合广东团省委青春红丝带宣讲团、广州中医药大学和暨南大学医学院开展中医养生之睡眠讲座(穴位按摩、耳穴压豆、八段锦、安眠香囊等)

学雷锋 树新风——“单车超人”共享单车整理

为缓解共享单车杂乱停放问题,引导中小学生关注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红十字会志愿者到自己所居住的社区附近,对占据马路边、绿化带、盲道和消防通道等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进行整理志愿服务。

学雷锋 树新风——

“志愿盲盒”你的健康 我的心愿

青创力联合关心社会工作开展关爱医院患者志愿服务活动。学校红十字会志愿者通过写祝福信、折幸运星等暖心形式送给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患者们。

学雷锋 树新风——致敬天河环卫工爱心行动

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每天起早摸黑,不怕脏不怕累,换来了城市的洁净与美好,他们中很多都是来穗务工人员。天河青年地带社工将开展关爱环卫工爱心行动,征集区内中学生们的爱心画作、感谢信。学校红十字会志愿者亲手送给身边环卫工的形式,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发现乐趣,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雷锋精神,关爱来穗务工人员。

10 体质测试 志愿守护

迎接体质测试,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在田径场设立专门的志愿站点开展志愿守护的活动,充分保障同学们的安全,解决突发状况,保证体测的顺利完成。

/ 二 /

 “红十字博爱周”系列活动

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入会

仪式开始,全体新会员在学校红十字学生分会志愿者郑耀宗校友(2014级)的带领下,右手握拳庄严宣誓。

伴随着庄严而洪亮的宣誓声,红十字会又输入了一批新鲜血液。

新的面孔,新的征程,不变的是红十字会成员心中人道、博爱与奉献的情怀。

心肺复苏培训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生为红十字会志愿者认真讲解了应急救护知识点及处理要点,并现场演示了心肺复苏操作。同学们还通过教学模型,进行了互动练习,规范掌握了应急救护技能的动作要领、活动现场精彩生动。

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

为更好地落实华南师大附中第42届科技文化节和“红十字博爱周” 宣传月活动,提高师生应急救护知识水平,华师附中红十字会5月20日上午开展了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引号——心肺复苏的急救技能知识科普活动。华南师大附中校长姚训琪、副校长吴青、办公室主任林春鸿、办公室副主任王飞华、教学处副主任刘桦、学生处副主任黄永友、学生处副主任李玉和总务处副主任曾翠梅等出席活动。

共建一个没有乙肝的未来

红十字会志愿者参加北京斯坦福大学亚裔肝脏中心建立的青青基金项目,开展乙肝与肝癌防治科普实践;在传播乙肝与肝癌防治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大家的社会责任感与公益心。

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华附红十字会携手爱尔海得视关爱中学生视力健康开展公益活动。“爱眼小驿站”,现场除了有专业的验光师给大家即时解答护眼小知识,还有各种小游戏,让同学们在游戏中学习眼健康知识,寓教于乐,深刻养成良好的用眼好习惯。

战救技能培训

“战地救护”,创伤包扎。组织战救技能培训,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是战伤医疗救治的前置措施,更是保障生命健康的关键一环。海航班志愿者参加战场检伤、伤员分类、出血控制、包扎固定等战救技能培训活动,并感受了医疗官分享实战的经验,受益匪浅。

/ 三 /

“6·14世界献血者日”活动

捐献热血,分享生命

他们在行动

“无偿献血,师者仁心”

魏秀云老师

刘昱老师

生命呼唤热血,行动体现担当。魏老师、刘老师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传递着拳拳爱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卷起袖子献出热血,为生命接力,向社会传递爱与温暖。

2“昨天高考书写人生 今日献血奉献社会”

毛映雪 高三8班

李汶泽 高三7班

陈洋 高三7班

李锐燊 高三7班

成长路上,有一种青春,叫高考。爱心路上,有一个起点,是十八岁。高考后,红十会志愿者参加无偿献血,一是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纪念十八岁成人礼,一是高考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也圆自己的献血梦!

/ 四 /

“5·8人道公益日”活动

学校红十字会参与活动,传播人道精神,推动平安文明校园建设,彰显青春力量!

来源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编辑 | 沈炎林、潘心怡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