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蚊子嗡嗡叫,小心乙脑来侵扰

海珠健康
+订阅

夏天啊,

椰林树下,

晚风习习,

你正像瓜田里的猹,

欢快地正吃着瓜,

啪~

你拍死了一只刚吸饱你血的蚊子,

是乙脑这个小妖精,

给你发了“爱”的邀约吗?

乙脑的前世今生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在大部分东南亚国家都有流行,曾被称作“东方的瘟疫”。

乙脑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夏秋季,可经蚊虫叮咬传播引起的人畜共患,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其重症的病死率较高,部分病例可留有严重后遗症。

乙脑和流脑有所不同,流脑全称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多发生在冬春季。

图1 乙脑和流脑的差别

乙脑的温床

乙脑可人畜共患,多种家畜、家禽(如猪、牛、羊、马、驴、鸡、鸭、狗等)都可以成为乙脑的传染源,其中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图2 乙脑的主要传染源是猪

乙脑“爱”的信使

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人与人的日常接触通常不会引起传播。能传播乙脑的蚊虫很多,主要有库蚊、伊蚊以及按蚊的一些种类,其中三带喙库蚊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

乙脑病毒可以在蚊虫体内经卵传代和越冬,由此可以长期储存病毒,但有记录被感染的候鸟、蝙蝠等也可传播乙脑病毒。

图3 恋爱选我 我超甜|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你是乙脑的偏爱对象吗?

未获得免疫的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仅有少数在感染后有典型乙脑症状,多数人呈现隐性感染。

其中,儿童因先天因素在感染后容易出现典型症状,如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健全、脑部结构发育不完善等因素,通常以14岁以下的儿童发病最多。近些年成人乙脑发病占比逐年上升,应引起高度的关注。

乙脑的主要症状

乙脑的潜伏期为10~15天。

发病初1-2日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等,与感冒相似。

多数乙脑发病后4-10日症状会加重,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等临床特征。重型患者病后可有语言障碍、精神异常、智力减退、瘫痪等后遗症。

所以,发现有发热、头痛、呕吐、抽搐、嗜睡等可疑乙脑症状,要及早到医院就诊。

图4 乙脑发病初期主要症状

预防乙脑三步走

1接: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少见,是预防乙脑最经济安全最有效的措施。

目前我国接种的乙脑疫苗种类主要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

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

疫苗类别

免疫规划疫苗

非免疫规划疫苗

疫苗程序

8月龄接种1针

2岁加强免疫1针

8月龄接种2针

(间隔7~10天),

2岁、6岁各加强免疫1针

在疫苗接种过程中,需要注意异常反应的发生和处置。接种后可能会出现接种部位疼痛,多数情况下2~3天自行消失。偶见一过性发热,适当休息,多喝开水,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灭:消灭蚊虫

做好个人防护,如外出穿长衣长裤,涂抹驱蚊水,使用蚊香等灭蚊防蚊制剂和工具,远离水草、牲畜圈等蚊虫多的地方;日常做好灭蚊工作。

搞好环境卫生,安装纱窗纱门,清理清扫卫生死角、闲置容器积水,填平各类坑洼地、死水塘等,清除蚊虫孳生地。

3管理:管理好饲养的动物

动物饲养棚舍(尤其是猪舍)应远离人日常生活环境,搞好日常棚舍环境卫生,出现乙脑流行时可给动物接种乙脑疫苗等。

图5 防治乙脑3步走:接种疫苗、防蚊灭蚊和管理动物

重要的事再重复一遍:

夏季来到,多发乙脑;

消灭蚊虫,卫生搞好;

婴幼儿童,接种疫苗;

重拳之下,乙脑必消!

海珠区28个接种点及联系方式如下:

海珠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预防接种门诊开诊时间一览表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参考文献:

[1] 娄紫微,汤星星,王文倩等.山东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研究进展[J].医学动物防制,2023,39(06):580-582+586.

[2]林小娟,王根延,刘桂芳等.山东省蚊虫乙脑病毒携带状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病毒学报,2022,38(06):1366-1371.

[3]王艳艳,吴彩霞,赵玲珑等.不同厂家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3,37(03):58-60.

[4]【法定传染病科普】乙类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CDC信息站

——·END·——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规科彭文慧、王颖

编辑:海珠区健康教育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