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创”造未来社会实践队前往增城区宁西街道百花古寺,探索古寺历史背景与发展现状,为百花古寺与南香山文化宣传提供创新机遇,助力南香山文化宣传工作。
作为广州有史可考最早的寺院,百花古寺悠久的历史传承让参观的队员们叹为观止,队员们先后参观了重建的百花塔、戒律堂、达摩堂、藏经阁、禅室、方丈室、大雄宝殿、祖师殿、伽蓝殿、普贤殿、文殊殿、天王殿、山门等建筑。实践队通过实地参观,更深入了解了百花古寺的历史发展与岭南文化发展的璀璨成果。
据悉,百花古寺前身为白花书院(后又被称莲花书院),主要传播儒家学说。后改为寺院,供奉佛祖金身,取名白花寺。历经一千多年,修葺五百余次后,最终毁于宋末元初战火。至明代,佛家弟子广筹善款,把白花寺重建于山下百湖村内,取名“白花古寺”。2013年,白花古寺易名,以“百花古寺”之名在南香山山脚西南面重建。
当天,漫步在古寺的道路上,队员感受着千年古寺,领悟着佛道在岭南文化中的光辉璀璨,深记内心的是文化底蕴。每一处建筑的奥秘,在一步 一眸 一念间,用行动传续文化,用文字记录奥秘,用宣传助力振兴,记录下百年的古寺屹立,千年的文化传承。
行走至主殿,雄伟气派的主殿赫然屹立,采用唐代建筑风格,每一处将佛教文化如放镜般细致地展现眼前,让队员们深刻领悟到,今日悟真常古时佛来香,大家用相机定格每一个景色,记录此刻古寺最美好的模样。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寺庙贮藏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印迹,“创”造未来社会实践队将继续脚踏实地,为宣传工作增添创新内驱力,提升乡土文化自信,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更大的活力。
来源:广州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林春妮 通讯员胡珈源 文/摄
编辑:张远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