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是否发现,在江边竖起了一条条贴着“溺水救援,请勿占用”的竹竿。“它们兼顾警示和救援双重作用。”据投放单位清城公安介绍,平日里不起眼的小竹竿却能在发生溺水事故时起到至关紧要的作用,目前全区已在沙滩、河堤、水库等涉水沿岸投放462根救生竹竿。
救生竹竿长7米 无刺、轻便、易用
“有人落水,赶紧救援。”在投放救生竹竿当天,洲心派出所联合伦洲岛伦洲村委会联合开展了一个小型演练,一名模拟溺水的市民抓住岸边伸过去的竹竿,并在竹竿的拖动下缓缓飘向岸边。
据洲心派出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救生竹竿操作简易,能在溺水初期赢得宝贵的救援时间。得益于良好的演练效果,伦洲岛沙滩处共投放50根救援竹竿以备不时之需。
这批救生竹竿还是公安机关和辖区村委联合出品。在得知小竹竿的大作用后,村干部们在伦洲岛当地就地取材,精选长约7米的毛竹,粗细适中,表面光滑无刺,方便手握操作。而民警则在竹竿上粘贴醒目的“溺水救援、请勿占用”八个大字,既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也能延长竹竿的使用寿命。
为持续发挥救援作用,如何强化后续管理也是公安机关重点解决的难题。据清城公安介绍,目前已投放救生竹竿的派出所除了对救生物品放置点进行日常检查维护外,还会通过定期更换、加装固定桩等做法确保救援效果最大化。
以松岗派出所为例,该所在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笔架山河段加装40个固定桩。“与直接插入泥地相比,固定桩不会因为长期插拔造成损坏,而且在突发情况下,单人便能拔出使用,突出一个便捷易用性。”松岗派出所解释称。
救生竹竿是救生设备有效补充
进入暑期,溺水事件易发多发。就在投放首批救生竹竿的伦洲岛沙滩处,数日前便发生一起溺亡事故。
当时,一名加入清远市水松应急救援中心的志愿者发现异常后,赶来救援,在抢先救上2名儿童后,另1名成年溺水者已消失在水面。虽后期出动橡皮艇等救援设备开展营救,但因错过黄金救援时间,该成年溺水者不幸溺水身亡。
有目睹悲剧发生时的市民表示,“当时他们(溺水者)一行9人,其中5个是大人,如果有简易救援设备是可以尝试自救的。”参与营救的志愿者也表示,虽然不建议市民盲目下水救人,但可以尝试用长竹竿、救生物品进行应急处理,为后续专业救援力量的介入赢取宝贵救援时间。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在得知城区试点投放救生竹竿这一举措后,清远市水松应急救援中心科普讲师姜俊饶肯定了这一做法。他表示,救生竹竿的投用可以补充当前的救生力量,尤其是弥补远距离施救设备的缺位,进而减少事故的发生。至于为何投放竹竿而不是救生圈?姜俊饶表示,规范场所内的救生设备已较为完备,在一些野泳玩水场所,救生竹竿是救生设备的有效补充,且相对于其他设备更加适用且不易丢失。
462根救生竹竿分布全城多个水域
据清城公安统计,截至目前共试点投放462根救生竹竿。
其中松岗派出所设置了80根救生竹竿,主要分布于飞来湖出水口4根、田龙三队湖边4根、 湖西桥湖边10根、笔架山至老龙河口段20根、笔架山口至笔架河头坡段20根;
洲心派出所设置了救生竹竿50根投放于伦州岛;
东城派出所设置了救生竹竿60根投放于沿江中路河边一带以及沿江路河边一带;
石角派出所设置了救生竹竿20根投放于石角渡口周边沿岸;
源潭派出所设置了救生竹竿15根投放于迎咀河大连段、迎咀水库、迎咀水库双面村排灌坑、迎咀拦河坝等河流、水库;
横荷派出所设置了救生竹竿130根投放于大燕河堤坝、岗头北江河堤坝、赤岗北江河堤坝、清西大桥桥底堤坝一带;
龙塘派出所设置了救生竹竿17根投放于长冲水库和银盏水库;
升平派出所设置了救生竹竿60根投放于飞来峡大坝黄洞河堤沙滩沿岸、金沙滩沿岸以及禾仓河段沿岸;
省职教城派出所设置了救生竹竿30根投放于黄腾峡漂流、牛鱼嘴人工湖以及各高校人工湖、池塘涉水区域。
“除了硬件上取长补短融合创新外,还持续优化机制措施做好防溺水工作。”据介绍,目前公安机关已联合教育部门、街镇综治中心、村居委会共同开展防溺水工作,包括沿江及溺水多发水域的群防队伍建设,救援人员培训,群众野泳劝导、防溺水知识宣传水域及在周边溺水多发区域拉设警戒带等工作,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意识。
图文:樊乾 见习记者 苏妮妮 通讯员 清城公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