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 千万别碰!大雨后遍地爬的大蜗牛,寄生虫多到数不清→

广州卫健委
+订阅

又到了一年台风天

暴雨过后

细心的广东街坊会发现

一些个头很大的蜗牛

经常出现在马路上或是草丛里

它叫做非洲大蜗牛,特点就是个头大,喜欢在雨后出现,最近也正是它们最活跃的时候。

看到这种个头大的蜗牛,胆小的朋友们早已被吓得敬而远之。但是,总有那么几个胆子大的不仅抓这种蜗牛来玩,甚至还开始研究起吃法。

小编在此提醒大家

这种蜗牛不仅不能吃

最好碰都不要碰

这种在广东“成灾”了的大蜗牛,其实不是广东“本地”蜗牛,它们是褐云玛瑙螺(蜗牛和螺其实属于同一家族),大家习惯叫它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和本土蜗牛体型对比,别看长得憨憨的,其实把它们叫成“毒王”,一点都不夸张。非洲大蜗牛已经在全球众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肆虐。在我国,它们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悄悄地扩张着“领地”。

首先,它喜欢生活在各种鼠类生活的地方,经常误食鼠类粪便,所以,身上带着各种各样的细菌。用手去摸一下,轻一点可能引起皮炎,让你的皮肤肿胀瘙痒,甚至长出水疱。严重一点,直接入侵免疫系统,出现发烧等症状。

其次,非洲大蜗牛潜藏在这个平平无奇的名字之下的却是全球百大恶性入侵物种之一,“杀伤力”极大,一只身上就有上百条寄生虫,其中最常见的是广州管圆线虫。

在广州:褐云玛瑙螺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为27.3%,感染度为72条/螺;

在深圳:褐云玛瑙螺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为31.0%,感染度为介于89.2-154.2条/螺。

广州、深圳、江门等地

褐云玛瑙螺的广州管圆线虫

感染率及感染度↓

据了解,广州管圆线虫是一种寄生虫,能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它的终宿主是鼠,中间宿主包括褐云玛瑙螺、福寿螺、蛞蝓(即:鼻涕虫)等。而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常宿主。

这种寄生虫一旦吃进嘴里,就会寄生在人的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让人体持续不断地发热、头痛,最后导致嗜酸性脑膜炎。

哪怕不入口,只是用手摸一下,都有可能中招。如果及时发现,线虫引起的脑膜炎,还能通过驱虫和抗炎治疗痊愈。一旦延误,严重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因此

如果遇到非洲大蜗牛

请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要想避免感染广州管圆线虫

具体要做到以下3点

  • 避免破损皮肤、黏膜直接接触非洲大蜗牛(褐云玛瑙螺)的排泄物、黏液、组织,接触后应及时清洁双手

  • 注意螺与食物的隔离,避免蔬果、沙拉等食物被螺污染;

  • 不要食用生的或半生不熟的被感染的螺肉,煮熟后的褐云玛瑙螺也不宜食用

总而言之,就是不要碰、不要养、不要吃!

最后,看到这个入侵有害物种应该怎么除掉?

  • 如果在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大蜗牛,可以告诉物业进行处理,专业杀灭病虫害的公司也可以处理。

  • 如果在家里发现少数蜗牛,可以戴上手套扔掉它。注意洗手消毒哦!

请大家一定注意

也要提醒亲朋好友管住自己的手和嘴

不能摸更不能吃

来源:人民日报、广东疾控、深圳卫健委、南方新闻网、新快报

编辑:大然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