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台风“泰利”,化州党员干部在行动

化州融媒体中心
+订阅

面对来势汹汹的台风“泰利”,化州市各级党组织迅速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尽锐出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一线保安全、担使命、勇作为。化州市党员干部全部“动起来”,以实际行动守护万家灯火。

深入一线防风备战,筑牢防风防汛“安全堤”

全市党员干部闻“风”而动,协调农机装备,帮助种植户们抢收成熟农作物,将受灾影响程度降至最低。如中垌镇、同庆镇迅速组织党员到农田收割稻谷、搬稻穗,“台风要来了!如果不抓紧时间抢收这些水稻,那台风一过,肯定都没了”。下郭街道潦口村一位农户在村“两委”干部协助下,并对未成熟的水稻做好相应防护措施,最大限度确保农户的种植收成。目前,全市已抢收水稻6.2万亩、龙眼4万亩、番石榴2万亩、菠萝蜜3.17万亩。

同时,针对台风可能带来的强降水等灾害影响,各村(社区)党支部加强重点水域和易积水点的隐患排查,如文楼镇组织党员干部到拦河坝、渠道等区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南盛街道蒲山村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共同清理水门闸水浮莲杂物;播扬镇文龙村“两委”干部联合镇驻点团队在台风来临前到水库巡查水位防汛工作。

此外,备齐防风防洪装备物资,随时做好应急抢险准备,确保在关键时刻能“拿得出、用得上”。如那务镇30个村(社区)全面备好发电机、手电筒、铜锣、木桩等应急物资,尽全力当好救灾物资的“贴心管家”。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抢险救援队37支,共975人,全部在岗备勤待命,时刻做好抢险救援准备。

“敲门行动”入户见人,守好防风防汛“生命线”

化州市按照“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三级党建网格分工,落实包片到户、责任到人,深入开展“敲门行动”,动员党员干部上门排查辖区群众状况,开展拉网式安全排查,特别是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及时做好群众转移,一对一通知做好防风防汛准备工作,做到“入户见人”,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如,河西街道北岸社区从台风预警发布时起,第一时间投入防风防汛工作,社区党员干部到每家每户敲门,在家的督促提醒,不在家的电话联系,有困难的对接帮扶,做到及时了解、及时帮助。

同时,党员干部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对临灾需要转移人员进行安全转移,抢抓时间,走在台风前面,及时将群众转移到安全防风点。如,平定镇翰堂村党支部书记陈永贤挨家挨户上门劝说群众配合安全转移,并针对行动不便无法自行转移的老人群体,组建了安全转移工作队,积极安排车辆和人员负责接送,确保将老人安全送达转移地点。截至7月16日下午18时,全市已安全转移2226人。

挨家挨户奔走相告,勇当防风防汛“领头雁”

“各位村民注意了,台风天气不要随意外出,请关好门窗……”化州市南盛街道南盛村党支部的村长们正利用小铜锣走村串户宣传。在各村(社区)党支部的指挥调度下,充分利用村村通大喇叭、电话短信、微信、上门走访等“线上+线下”方式宣传防台风相关知识,提醒村民群众及时做好防台风准备,增强村民的防范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

播扬镇接到台风讯息后,迅速拟制了“化州话版”的防台风音频,音频在15个村(社区)循环播放,传遍全镇的各个村。平定镇高车村干部在“敲锣打鼓”进行防风宣传期间,得知辖区内某建设工地仍在开工,迅速将台风暴雨讯息及时告知工人,“遇到台风天,要注意个人安全,安心在家休息,切勿强行工作”,确保工地工人安全停工避险。

靠前指挥履职尽责,打好防风防汛“主动仗”

化州市委组织部着眼形势任务,主动扛起主责主业,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召集全体部内干部召开紧急会议,并制定下发《关于在防汛防风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防风救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扛牢防风防汛政治责任。

同时,制定《市委组织部防风防汛分组督导安排表》,抽调26名部内党员干部分七大组,由部领导干部带头直插23个镇(街道)、374村(社区)开展防风工作一线督导,重点督查镇街干部思想是否到位、镇村干部是否开展“敲门行动”、党员干部是否动起来等情况,切实压实各镇(街道)工作责任。

此外,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主动靠前、率先垂范,第一时间到所驻点的南盛街道召开防风防汛工作会议,动员街道各党员干部全面落实好各项防御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亲自到村中排查风险隐患,将处于险情地点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点,切实发挥好自身作用,充分彰显了党员干部的“一线担当”。

来源:化州市委组织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