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东莞街头这些车有了新变化

南方+ 记者

总量控制、属地管理……7月17日,《东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记者在街头发现,不少共享单车已经通过技术升级、企业“包干区”等形式进行了更新,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水平。

一批全新高精度单车投放

“从外观、技术上,都跟之前的共享单车有较大不同。”一大早,南城的陈小姐来到熟悉的地铁口,准备骑共享单车到办公室,一批全新投放的高精度共享单车让她很惊喜。

据介绍,这批高精度共享单车搭载了北斗定位,率先在东城、南城等地投放使用。对比起来,新车在技术上做了全面升级,将进一步优化加强管理共享单车停放秩序。

此次东莞更换的全新高精度单车,相较以往传统共享单车有非常大的变化。以哈啰单车为例,此次更新投放的车辆采用全新的智能轮毂锁替代原有马蹄锁,app一键锁车,无需手动关锁;美团单车则自5月起在东莞开展减量置换行动,减量2万辆旧车,并将车辆逐步置换成新款车型,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保障用户骑行安全。

“全新置换的车辆对比此前的共享单车,一是搭载了高精度的定位芯片,二是采用了分体式车锁,锁车、还车的操作均在手机app上操作,无法手动机械操作。相较于传统的GPS定位技术以及GPS多模块卫星定位技术,此次换新配备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共享单车,定位精准度大幅度提升。”哈啰骑行东莞城市经理刘晨介绍,此次置换更新的单车具备北斗高精度定位功能,取消了共享单车传统的马蹄锁设置,用户可以通过app更清晰直接获取到成功关锁、订单结束的反馈,即使忘记锁车,也可联系客服远程锁车,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加强了对运营车辆的掌控。

新升级的美团单车也具备北斗高精定位功能,市民可以通过微信等App扫码骑行,当用户骑行结束关锁还车的时候,在App上会提示和引导用户在相应的停车区停车,让“定点停放”成为一种习惯。

同时,为改善市民骑行环境,美团单车强化地面运维力度,在东莞开展“5-30-60城市保障速达行动”:以“5分钟内回复、30分钟内到场处置、60 分钟内处理完成”为标准,及时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一方面能更好协助监管部门实现路面管理有秩序,同时也为东莞市民提供更便捷、有序的骑行体验。

试点推出企业管理“包干区”

共享单车秩序,历来都是各地在共享单车管理上最突出的问题。

在东莞,部分共享单车热点区早晚高峰需求旺盛但停放设施供给不足,加上高峰期交通拥堵较严重导致调度困难,容易造成车辆堆积——此类潮汐现象是共享单车行业管理的难点。

据统计,哈啰单车自2017年11月开始在东莞投放运营,为市民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提供服务保障。在东莞运营近6年来,哈啰在东莞累计更替超过50万辆共享单车;运营区主要覆盖东莞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莞城街道、万江街道、厚街镇、虎门镇、长安镇。

美团单车从2020年6月进入东莞,目前在全市运营着11万辆美团单车,在东城、南城、莞城、万江、寮步、厚街、虎门、长安等街镇运营。

“我们始终将车辆运维管理和用户服务视为重中之重。”两家平台表示。

东莞人口密集程度高,市民出行需求强烈。在日常交通出行中,不少市民都会选择共享单车,这对于共享单车的停放秩序管理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去年11月,为进一步推动环境秩序改善,哈啰积极配合东城街道通过划分片区网格,试点推出共享单车企业管理“包干区”,打破企业“自扫门前雪”的习惯。其中,在天宝地铁口、万达广场、主山村等片区,哈啰运维要负责及时规整辖区内所有品牌车辆,维持良好的停放秩序。此外,如某路段出现车辆“淤积”时,如涉及车辆为哈啰单车,则沟通本品牌调度人员前来处理,如要清理的是其他企业单车的淤积车辆,则沟通该品牌人员到场清运。

随着《东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美团单车也表示,将积极按相关的指导要求,为市民带来更好的骑行及停放体验,全力展现企业的精细化运营及软硬件技术领先优势。

从“包干制”试点到置换高精度共享单车,一直以来,东莞市积极探索共享单车的科学管理模式。通过技术手段与管理制度相结合,全市进一步促使企业规范经营、引导市民文明停放。

南方+记者  欧雅琴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林群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