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术为养殖户做一些实事,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改善他们的生活,吃再多苦,受再多累都值得!”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示范项目之“碧海淘金”“育蟹者说”指导老师谈及项目初心如是说道。 今年,汕大共有17个团队项目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项目并已进入实施阶段,“碧海淘金”“育蟹者说”项目团队联合理学院本硕博师生共计60余人赶赴汕头南澳县、潮州市饶平县海山镇,通过发挥特长优势,将科学知识、技术等送入乡村基层,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在“碧海淘金”“育蟹者说”示范项目的引领带动下,理学院郑怀平、陈伟洲、张洪宽、林剑青、叶绍潘5位专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带着各自研究的水产养殖技术走进海山镇政府,为60余名养殖户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养殖技术专场培训。郑怀平教授对“南澳金贝”的育苗及养殖技术进行了详细、系统地讲授;陈伟洲教授介绍了微藻主要种类,饵料微藻在水产养殖业应用,饵料微藻的规模化培养技术等。针对现场养殖户对提出的问题,4位专家进行了“一对一”精准帮扶。
“这让我对养好紫菜、提升海山紫菜品质和产量有了更多的信心!” 座谈结束后,一名养殖户自信地谈道。几位专家依托“百千万工程”,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为海山镇海水养殖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参考,把先进科技带进乡下,把新思路、新技术、新做法根植于广袤的乡土大地之上,惠及100余名养殖户,为振兴乡村提供“硬支撑”。
另一边,为了将科学知识普及到乡村社区、基层中小学,在来到海山之前,汕大学子通过发放、收集“阅读心愿清单”,充分了解了海山中学学生的课外阅读需求,并为他们准备了120册科普课外读物,希望将不同学科的多元知识互嵌并传递给更多同学,延续趣味科普的理念,弘扬科学精神。项目团队为中学生带来生动的科普讲座和生物实践课,在中学生的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充分践行“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
南方+记者 余丹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