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村晚唱响鹅城!惠城乡村文化活动年启动

惠城发布
+订阅

“月儿弯弯,小船弯弯,小船在走,月儿在看……”“三婆的船呀,咿呀……穿梭在故乡的港湾”。7月13日晚,一首由惠城区文广旅体局、汝湖镇人民政府联合打造的非遗音乐汝湖渔歌《小船弯弯》 在汝湖镇文体广场唱响。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波助澜,当天,2023年“幸福惠城 四季村晚”惠城区乡村文化活动年启动仪式举行。

讲好惠城本土故事,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彩旗舞动,锣鼓喧天,活动在开场舞蹈《盛世欢歌》中拉开序幕。现场演出精心编排,各种精品节目轮番上演,赢得村民阵阵喝彩声。汝湖渔歌《小船弯弯》成为村晚的亮点,以流行音乐曲风展现汝湖渔镇的自然风光,融合惠州话的rap(说唱)更是让这首歌朗朗上口;《不能错过的美丽》《唱唱我们的新汝湖》等节目精彩纷呈,掌声此起彼伏,现场氛围浓烈。

据悉,全国“四季村晚”是今年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举办“乡村文化活动年”的主题活动之一,汝湖镇“四季村晚”启动仪式和文艺演出,通过搭建四季村晚舞台,树立村晚品牌,掀起活动热潮,交流文化成果,展现惠城人民幸福生活。

“《小船弯弯》创作前期采风,我们加入了非遗文化传承人刘花的歌声,汝湖镇讲惠州话,创作上还加入说唱,着重表达汝湖镇的渔镇风光,流行曲风使得传唱度就更高了。”词曲创作者梁凯分享道。

用惠城本土非遗文化,撬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大支点。据悉,去年6月由惠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惠城区汝湖镇人民政府联合开展的惠城区非遗音乐--“汝湖渔歌”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采风调研活动正式启动。重点打造出10首新汝湖渔歌,为惠城区市级非遗“汝湖渔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起到推动作用,让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唱出惠城山水魅力,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作为2023年5.19中国旅游日惠城区迎宾歌曲——《不能错过的美丽》更是唱出了山水鹅城,赞美了诗意西湖,推介了大美惠州。

用本土文化哺喂本土村民,引发民众情感共鸣。村晚节目不仅仅有文广旅体局、地方政府的编排,更有本土居民的原创作品。《白鹭湖恋歌》就是一首由汝湖镇白鹭湖小区业主创作和演唱的歌曲,作品歌颂了白鹭湖小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并以“一群白鹭从八方飞来”借喻从祖国天南地北汇集在这里的业主,发出“让我爱恋上这方水土”的共同心声,流露出老百姓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高度认同。

“节目很新颖,编排很用心,节目质量很高,这种是我们大家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希望多多举办。”村民黄新华分享说。

打造精品文化惠民活动,探索创新惠民文化方式

此次活动不仅把“村晚”打造成反映群众精神风貌、展现乡村振兴气象的重要平台,更要带动本地村民挖掘深层次的本土文化,持续推进精品文化创作。

“送戏下乡是为民服务,我们的文艺精品创作是以惠城区历史文化为底色,结合非遗文化,寻找文化印记,文化基因。”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广进说,“四季村晚”文化活动的举办是丰富群众生活,带动乡风文明的良好平台,也是弘扬传统文化、传递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接下来,四季村晚活动将以乡村为中心,通过打造“四季村晚”品牌,搭建群众乐于参与、自我展示平台。

近年来,惠城区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提升惠城农民朋友的获得感、幸福感,给惠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利用“惠城文旅体”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加大线上推广力度,同时,设计制作惠城区文旅IP“鹅萌萌”延伸产品,在水东街打造一个2米以上的惠城独一无二的文旅IP;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创新开展非遗少年说、非遗进文化馆公益课堂等活动超过50场次,受惠人数近2000人次;举办惠城区大型原创交响音乐会——“我深爱这片土地”,以18首原创音乐作品,成功“圈粉”场内1200多名观众,吸引线上约110万人次观看。

惠城区文广旅体局将以此次文化活动年启动仪式为起点,继续联系各街镇为村民送戏下乡,开展多样式的文化演出,申报原创音乐创牌基地,立足惠城本土文化,以点带面,致力打造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体系,做到真正文化惠民。

来源:惠州头条app( 记者邓惠婷 叶文青 特约通讯员周文媚 通讯员齐晓磊),转载请注明。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