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扭伤,俗称崴脚,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然而很多人却认为崴脚是小事,忍一忍就好,往往错过了最佳的处理时机。7月7号上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以“居家足踝扭伤处理”为题开展了7月份健康大讲堂,本期讲堂邀请到骨科门诊王宇胜副主任中医师,为市民讲解足踝扭伤的居家处理方法。

80%以上的人至少会经历一次踝关节扭伤。王宇胜讲解到,由于行路、跑跳过程中道路不平不慎绊倒,或下楼或下坡时失脚踩空等,使足部失去中立位而发生内翻或外翻,当其内翻或外翻的程度超越了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时,会导致踝关节某一侧的韧带损伤,甚至韧带的完全断裂及伴发骨折和脱位。踝关节扭伤中以外侧副韧带损伤最为多见。
如何判断发生踝关节发生扭伤呢?王宇胜介绍,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表现是明确的外伤史,伤后立即出现剧烈疼痛,伤后几分钟到几小时以内,出现程度不等的肿胀,活动受限,尚可勉强走路或不能行走。踝关节的问题非同小可,首先疼痛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运动,而一旦脚的力线出问题、走路姿势异常,又会联动全身。因此若早期不正确对待,导致韧带修复不好,就会出现踝关节不稳定,容易再次受伤。

如何判断损伤程度?王宇胜表示以72小时为界定,若伤时未闻及声响;伤后通过休息冷敷好转,不影响走路;无跛行、活动无疼痛加剧,则可以考虑居家处理。扭伤后我们应该尽快采取RICE原则,避免受伤的踝关节再次受到损害:
Rest(休息):停止走动,让受伤部位静止休息,减少进一步损伤。
Ice(冰敷):让受伤部位温度降低,缓解疼痛抑制肿胀。每次10~15分钟,可用湿毛巾包裹冰块,以免冻伤。冰敷仅限伤后48小时内。
Compress(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包裹受伤的裸关节,适当加压,以减轻肿胀。注意不要过度加压,否则会加重包裹处肢体的肿胀、缺血。
Elevation(抬高):将肢抬高,高于心脏位置,增加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促进恢复。

王宇胜提醒,刚发生崴脚的急性期固定休息和冰敷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马上用药酒搓揉,因为此时患处血管破裂还未愈合,搓药酒会造成更严重的肿胀,加重伤势,同理,也不能做敷热毛巾,烤灯等热疗。

脚扭伤之后,不能就一直躺在床上康复。如果长期躺着不活动,踝关节里面的组织很容易会发生粘连。所以,当脚肿胀消除了或者没那么肿时,就可以进行适量的活动。
等长收缩训练:保持踝关节中立位,不活动关节,用力绷紧踝部周围及小腿肌肉,然后放松。每组5~10次,每天2~3组。

提蹱训练:站地面或台阶边缘,两腿伸直,脚跟抬起离地,然后将脚跟慢慢放下,然后再次踮起脚尖抬高。每组10次,每天2~3组。

经过王宇胜医师的详细讲解,在场的市民对踝关节扭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讲座后,大家纷纷向王医生提出饮食和治疗上的相关疑问,王宇胜耐心解答问题,并讲解了一些大家在生活上常见的治疗误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