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打造一流集团师资队伍,东莞集团化办学沙龙第四期举行

东莞慧教育
+订阅

7月12日,东莞集团化办学沙龙第四期在常平镇新城学校举行。沙龙活动以“打造一流集团师资队伍”为主题,由常平镇教育管理中心和常平镇振兴中学教育集团承办。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钟景迅、广州市流溪中学名誉校长邱榕基应邀作专题讲座,全市各园区、镇街的教育教管中心及各教育集团代表共约200人参加本次活动。

专家引领研真知,建言献策谋发展

钟景迅应邀作题为《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以构建科研的学术共同体为例》的主旨报告。钟景迅从构建科研的学术共同体的角度出发,提出要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通过构建有组织的科研合作共同体,发挥科研重要作用,促进教师从“新手”“熟手”向“优秀者”“专家”的成长与转变,并指出教师可以采取实地调研、田野调查、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具体方式,不断加强科研实践,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邱榕基从流溪中学集团化办学实践出发,分享打造一流师资队伍的具体举措。他指出,流溪中学教育集团从课程构建、课堂改革、家校共育等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指导,创新“互联网+生态”“校本研修”共同体发展模式,开展主题式校本教研一体化活动,实施“1+1+2+N”卓越教师成长项目,建立研修工作坊云平台,开展集团教师跨校帮教活动等,带动集团薄弱成员学校的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交流互动达共识,矢志深耕谱新篇

在圆桌论坛上,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钟景迅,广州市流溪中学名誉校长邱榕基,常平镇教育系统党委委员苏浩彬,石龙镇宣教办主任助理、原石龙三中校长冷芬腾,常平振兴中学教育集团理事长李暖休,常平司马中学校长陈宗金,常平实验小学校长戴彦勋等七位与会嘉宾就“打造一流集团师资队伍”主题下师资培训的顶层设计、教师轮岗机制、评价与激励机制、教师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李暖休介绍了推动集团化成员校师资建设,实现学校平稳快速起步的具体做法:一是尽遣骨干精英,奠定新校框架;二是多向交流、柔性轮岗;三是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师培训、研讨交流,力促师资均衡发展;四是化挑战为机遇,增强“造血”功能。四年来,振兴中学教育集团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校推动教育教学持续优质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苏浩彬就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实施措施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常平教育管理中心制定了《常平镇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指导意见》,为各校培育优质师资提供了行动纲领,各校按照“站稳讲台——站好讲台——教学名师”的教师成长阶梯有效落实培育工作。

冷芬腾介绍了石龙三中教育集团“小初一体化育人模式”优质师资培育的情况,他指出要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着力构建校本研修新联盟、新生态,共创校本研修“1+1+2+N”模式,从顶层设计到实操训练稳步推进研修工作。

陈宗金提出引领年青教师快速成长的做法和原则。他提出,司马中学采取跟岗培训、拜师学艺、联合教研、课题捆绑和蹲点指导等措施有力促进年青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他提出选拔年青教师担任中层干部要遵循“大胆用”“耐心教”“放心做”三大原则。

戴彦勋讲解了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通过“人才培养协同”推动集团师资的优质均衡发展的思路。他指出教育集团构建“1125”协作机制,即一个理念、一项特色、两项交流、五项联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着力建设“一化两型”教师队伍,要关注教师的个性化特点,培养科研型、特长型教学人才。

活动最后,第四期承办单位常平镇振兴中学教育集团理事长李暖休将锦旗传递给第五期承办单位东莞中学初中部教育集团。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