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稻田千重浪,又到一年夏收时。7月,一幅幅“风吹稻田香两岸,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丰收画卷在中新镇铺展开来。眼下,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各村共4600多亩早稻陆续迎来成熟收获期,广大农户抢抓晴好天气,组织农机开镰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由于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等措施到位,今年中新镇早稻生长普遍较好,实现丰产丰收。
在五联村优农家庭农场的稻田里,放眼望去,已是金黄一片,大片的水稻已经成熟,沉甸甸的稻穗迎风而动,不时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据优农家庭农场的场主介绍,今年优农家庭农场早稻共种植180亩,主要以丝苗米为主,加上近日天气较好,今年早稻将迎来丰收。
为保障夏收粮食生产安全,镇农业农村办“轻骑兵”深入田间,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围绕水稻收割的技术需求,为有需要的农户提供及时帮助,保证水稻高产高质。
据早稻的种植大户表示,夏时珍贵,要缩短收种时间,才能充分利用起雨热同季的优势,让晚造水稻生长得更好。因此,在早造期间,种植大户就提前更换了育秧田内的运输轨道,延展了秧苗运输的范围,为晚造工作做好准备。
在坑贝村稻田间,农民在稻田里辛勤劳作,多台收割机开足马力,来回穿梭、奔走作业,割稻、脱粒、粉碎稻秆,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而粉碎后的秸秆则撒在田里为晚造水稻提供养分,呈现一幅忙碌丰收的好“丰”景。
目前,全镇收割了四成早稻,镇农业部门提醒:由于近期天气持续高温,趁着晴好天气要尽快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近年来,粮食安全备受重视,为了鼓励农民种地种粮,国家不断提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还多次下发农资价格补贴。农民种地有多项补贴,比如最常见的就是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基本农田补贴,即之前农民所熟悉的粮补。
同时,为了鼓励耕地规模化种植,提高劳动效率,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中新镇积极鼓励发展种粮大户。单造种植水稻15亩以上(含15亩)的承包经营户或通过依法流转耕地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称为种粮大户。倘若种粮大户租种其他耕地的种地成本会更高,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增加种粮大户的收入,广州市以及增城区对种粮大户均有扶持政策,均可享受到包括种粮大户补贴在内的各项优惠,以此调动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发挥其扎根农业的热情,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发展,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中新镇夏收面积达4600亩,预计亩产352公斤,品种主要以丝苗米为主。农民享受到丰收的喜悦,必将进一步推动全镇丝苗米产业全面发展。中新镇将持续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锚定建设农业强镇目标,主动谋划,精准发力,不断做强一产、做优二产、激活三产,写好业态融合文章,奏响特色产业富民曲。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黄婧琪,中新镇农业农村办 通讯员 叶文娴
编辑:张远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