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吞,大产业!肇庆广宁做大做强特色小吃实体经济

南方+ 记者

“为了这碗云吞,我会再来广宁。”日前,深圳骑友陈女士和先生利用周末时间到广宁参与骑行活动,对当地小吃云吞赞不绝口。近年来,肇庆广宁县大力发展云吞特色产业,推动“粤菜师傅+人才培训+就业创业+产业发展+全域旅游+现代农业+绿美广宁”建设,争当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区,推动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优化营商环境,广宁云吞产业基础好

广宁云吞历史源远流长,是粤西北地区—竹乡广宁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特色小吃,荣获“中国粤菜名点”“广东名小吃”等称号。

广宁县注重培育云吞产业,对有意向在县内外开办云吞店的广宁人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创新推出广宁云吞e贷,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近年来,广宁县大力发展云吞特色产业。

近年来,广宁县大力发展云吞特色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在广宁县内市监部门注册的云吞店及面食店共有161家、各类经营云吞的小吃店约200多家,其中不包括走街串巷的流动摊位以及大排档、宵夜档经营售卖云吞的。按照保守估算,广宁县内售卖广宁云吞的小店、摊位约400多家,广宁在珠三角的云吞店达到1000多家,直接带动本地群众就业创业人员约4000人。

按每家店每月营业收入约10-15万元,每家店每年产值约120—180万元,按25%利润计算,每家店每年收益30-48万元。

推进乡村振兴,广宁云吞产业口碑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广宁云吞特色小吃产业,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广宁委托和聘请院校食品专业教师,召集县内云吞生产企业、老牌知名云吞店技术人员研究修订了广宁云吞生产技术的团体标准,让群众记住乡愁乡味。

近年,广宁县举办了“粤菜师傅 肇庆名厨”(广东名小吃—广宁云吞)传统技艺制作技能大赛,以竞赛为主线,串联技艺交流、文化展示、产业融合等多元要素,发挥“粤菜师傅+”的集聚效应,打造了一场全民体验、全民参与的“广宁云吞”文化盛宴,擦亮“中国厨师之乡”的名片。

为更好推动广宁云吞走出广宁,走向中国,由广宁厨师协会、珠海餐饮协会、广州椰林餐饮三方共同合作,为广宁云吞品牌宣传推广助力,提高了广宁云吞的知名度。

近年来,广宁县大力发展云吞特色产业。

近年来,广宁县大力发展云吞特色产业。

落实“百千万工程”,广宁云吞产业前景好

在全省吹响高质量发展号角,推进“百千万工程”之际,广宁县进一步做实云吞产业,筹备成立广宁云吞行业协会,云吞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加强对广宁云吞文化的挖掘,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文化认同度。在荷木厨师村粤菜师傅人才振兴中心建一个云吞、白糍等名小吃及美食类非遗文化展馆。

此外,广宁还编写广宁云吞培训教材,争取将广宁云吞纳入省人社厅培训补贴工种,将广宁云吞生产经营知识、技能培训纳入到县中职校烹饪专业课程。并积极申报广宁云吞地理保护产品、申报地理标志商标。计划明年内县内增加50家门店,升级改造100家门店;县外新增加150家门店,升级改造100家门店,让这道风味小吃走向大众餐桌。

南方+记者 施亮

通讯员 梁文浩

编辑 唐锦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