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刚至,深圳的消费市场就“火出了天际”。
6月29日,前海山姆旗舰店正式开门迎客。尽管深圳人对“山姆”并不陌生,但在开业首日当天,前海山姆千余停车位满员,甚至需排队一小时方可进入,店内人头攒动的照片更是刷屏朋友圈。
短短十天之后,深圳老佛爷百货华南地区首家精选概念店于深业上城正式开业。这是老佛爷百货继北京上海之后在中国内地所开设的第三家门店,首日便吸引客流超过20万。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这是2023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定下的目标。按照规划,今年深圳将新增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1000家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0%。
从全球高端仓储式零售巨头,到传统百货届的高端“IP”,深圳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多次“牵手”备受瞩目。这些消费届的顶流为何“押宝”深圳?对于正在全力冲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深圳,又意味着什么?
▽
“山姆”和“老佛爷”的接连开业,无疑让深圳变得越来越“好买”。
尽管已经开门营业仅半个月,但这座被誉为“湾区最大”独栋的前海山姆旗舰店依旧是“人、从、众”模式,成为了深圳又一网红打卡点。
尽管这已是全深圳第四家门店,但前海山姆还是为全市消费者带来了诸多“惊喜”:内装24个小型杯面的“巨型面桶”,首次亮相、为会员介绍如何制作牛排的“山姆厨房”,全国限量3600套的轩尼诗茅友公社联名礼盒,儿童玩具齐天大圣款的变形机甲,UNICARE复古邮差包……
如果说“山姆”丰富了深圳人的“日常”,那么“老佛爷”拉高了深圳人的“逼格”。
来自法国的老佛爷百货,是巴黎旅游购物的必去之地。如今,这座拥有130余年历史的时尚生活潮流风向标,为深圳带来了CHLOE、STELLA MCCARTNEY等多家国际重磅时尚品牌,也将带动深业上城打造成为深圳高端时尚新地标,为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出新贡献。
一座“好买”的城市,一定是一座商圈多、“哪哪都好逛”的城市。前海山姆旗舰店的开业,弥补了深圳西部地区仓储式零售的空白,增强了前海商圈的消费能级;而老佛爷的落户,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福田区在高端重奢消费领域的空缺,进一步增强了福田中心城区的消费辐射力。
一座“好买”的城市,也必然是一座选择面广、“谁都能消费”的城市。“山姆”和“老佛爷”的接连开业,让普通的工薪阶层、小资的都市白领、亦或是追求高端的时尚“弄潮儿”,都在深圳有了适合自己的消费新去处。
▽
在深圳变得越来越“好买”的背后,是各大消费品牌对深圳越来越“好卖”的十足信心。
山姆会员商店业务总裁兼副首席执行官文安德就曾表示,在前海打造深圳最大、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亚太地区销售模式领先的旗舰店,是沃尔玛在深圳乃至中国布局的“重仓”之举。
而开业的火爆场面,无疑证明了“山姆”的选择是正确的。
“好卖”的深圳,让不少早已落户的品牌,纷纷加码:
华润集团将在坪山建设该区首个万象系列商业项目;奈雪的茶旗下品牌“奈雪茶院”首店正式开业……
“好卖”的深圳,不仅让“老朋友”选择坚定地“扎根”,更吸引诸多新面孔加速“入局”。
刚来不久的“老佛爷”也对深圳市场十分看好。该公司首席执行官Nicolas Houzé表示,深圳店的开业,是老佛爷百货在华业务布局的新里程碑,公司的中国业务将进一步扩大。
除了“老佛爷”,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品牌投下对深圳消费潜力的“信任票”:位于龙华的华南首家开市客(Costco)项目商场计划于 2023年第四季度开业;粤港澳大湾区第四座K11——深圳K11艺术中心商城有望于2024年开门营业;落户福田的太古地产商业项目也正在加速推进……
深圳的“好卖”,更离不开政府的“加油打气”:根据政策,深圳对来深开设国内外知名品牌亚洲首店、中国(内地)首店、深圳首店、旗舰店、新业态店的企业,最高给予其100万元补助;对于在深举办的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发首秀活动,同样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
▽
深圳的“好买”与“好卖”背后,是2000多万更“会买”的深圳人,在发挥着作用。
众多知名品牌“青睐”深圳绝非偶然,其背后正是城市经济实力、居民消费力以及政府首店促进政策等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因为正年轻,所以“爱买”:年轻人往往是思想观念超前、消费能力强,敢于尝试的群体。而深圳恰好是一座“年轻之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市民平均年龄仅32.5岁,常住人口中15-59岁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79.53%。
正是因为年轻人口众多,深圳的消费市场呈现出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特征,也得以让不少小众品牌在深圳“如鱼得水”。
因为“有实力”,所以“敢买”: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全市GDP达3.23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718元,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得益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深圳的消费能力始终位居全国前列,才能让山姆会员店、宜家家居等零售业巨头选择坚定地扎根。
因为“实惠多”,所以“想买”:今年以来,深圳相继出台多项相关政策举措,各区纷纷推出消费券,开展“咖啡节”“啤酒节”“夜市嘉年华”等多重促消费活动。释放消费新动能。
面对着眼花缭乱的优惠和活动,哪个深圳人能“捂住”自己的钱包?
“会买”的深圳人,用数据说话:统计显示,今年1-5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77.69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商品零售增长12.4%;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6.2%、13.5%。
【统筹】杨磊 崔璨
【采写】南方+记者 徐烜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