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12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北约峰会闭幕。峰会期间,北约一边继续对乌克兰问题“拱火浇油”,一边热炒中国“威胁论”,将“触角”伸向亚太地区,显示出这一军事联盟积极扩张的野心。
不过,北约在峰会期间既没有向乌克兰做出“入约”的保证,也未就在日本设立联络处的达成一致。成员国内部矛盾重重,持续拱火也遭到国际社会广泛批评。
专家指出,本届北约峰会提出的多项主张,看似“咄咄逼人”,实际多为“老调重弹”。北约不乏扩张野心,但内部的分歧阻碍了其兑现承诺的步伐,未来也难以在这些问题上达成实质性成果。
7月11日,与会人员在立陶宛维尔纽斯出席北约峰会。新华社发
01
俄乌冲突议题:
得罪了俄罗斯,也没让乌克兰满意
乌克兰危机是今年北约峰会的核心议题之一。公报中连篇累牍地表述俄罗斯对俄乌冲突“负有全部责任”,同时承诺继续增加对乌克兰方面的援助,宣布成立北约—乌克兰理事会,并就对乌多年期援助计划达成一致。
峰会期间,多个北约成员国宣布向乌输送新一批军援,其中包括英法提供的“斯卡普”巡航导弹、德国提供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等武器装备。
俄罗斯对北约在峰会期间持续拱火俄乌冲突表达严重不满。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1日表示,北约峰会具有“明显和集中”的反俄性质。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同日表示,北约扩大对乌军援规模的决定使世界离第三次世界大战越来越近。
北约峰会得罪了俄罗斯,却也并未能让乌克兰满意。峰会期间,北约并未对乌克兰何时“入约”给出时间表。
欧洲议会曾在6月15日通过一项决议,敦促在北约峰会上邀请乌克兰加入北约。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随后称,乌方将在今年“尽一切努力就乌加入欧盟和北约启动谈判”。然而在北约峰会上,泽连斯基的希望“落空”。对此,泽连斯基连日在社交平台发文表达不满,称北约峰会结果“不理想”,北约“态度软弱”。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资料图片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泽连斯基此举已引发美国代表团的愤怒。有英美官员表示,乌方应对北约“给予更多的感谢”。
乌克兰“入约”为何难以实现?牛津大学战争史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吴迪表示,在这一议题上,北约内部实际存在较大分歧。
吴迪介绍,以东欧国家为代表的部分北约成员国之所以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是因为其高度依赖北约的安全保障。这些国家希望将乌克兰周边国家纳入北约体系,共同应对来自俄罗斯的威胁,强化本国安全环境。而美国和德国等国则认为乌克兰入约条件还不成熟,担心此举会导致北约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对抗。
与此同时,还存在经济成本问题。“北约作为一种安全保障体系,规模的扩大也意味着协调成本和责任的增加。法德等体量相对较大的欧洲国家在北约体系中,本就贡献了更大比例的投入。乌克兰加入北约,对于经济本就因俄乌冲突受创的法德等国而言难以承受。”吴迪说。
华盛顿邮报对此评价:“尽管美国总统拜登希望在北约峰会上展现‘团结一致’的姿态,但泽连斯基对北约的抨击,使得现实与拜登为西方描绘的‘和谐画面’不符。”
02
“北约亚太化”企图:
向日本扩张,却遭法国唱反调
北约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也是本次峰会期间备受国际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峰会第二天,北约成员国领导人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4个亚太地区国家的领导人举行会晤。这是继去年马德里峰会后,北约第二次邀请日韩澳新四国领导人参会,染指亚太意图表露无遗。
近年来,北约内部讨论亚太议题的热度持续升温。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今年2月曾表示,随着形势变化,安全已不是区域性的,而是全球性的议题。他将日韩澳新四国称作“亚太四伙伴”,并表示北约在许多方面已将“亚太四伙伴”制度化。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新华社发
“北约的最终战略目标,是将北约东扩的地区同北约在亚洲扩展的地区连成一片,从而完成对整个欧亚大陆的分割,对周边国家实施包围战略行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控中心研究员、秘书长洪源说,“这样的‘超级组织’构想已经呼之欲出了。”
日本、韩国等部分国家对此积极回应。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同斯托尔滕贝格会谈时表示,愿与北约进一步深化合作。韩国总统尹锡悦则对岸田文雄表示,韩日两国将密切合作,并加强与北约的合作机制。
北约邀请日韩澳新四国领导人参加峰会。来源:北约社交媒体账号
不过,更多亚太地区国家对北约的扩张行径表示警惕。柬埔寨首相洪森6月在本国发表的一场演讲中表示,北约“以前都在西方国家,现在正走向亚太地区,这令人担忧”。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石岩分析,北约近期之所以频频鼓吹“北约亚太化”和“亚太北约化”,与美国拜登政府的政策逻辑高度相关。
“美国民主党奉行笼络盟友、引导其服务于美国霸权的战略。除了北约染指亚太外,美国近年来在亚太地区还建立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和英美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目的都是奉行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意图。”石岩说。
不过,对美国利用北约在亚太地区布局的尝试,欧洲北约成员国实际并不买账。
由于法国等国反对,北约在日本设立联络处的提议未获通过。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峰会后的记者会上明确表示法方不同意上述计划。马克龙说,被称为“北大西洋公约”的这一军事集团,其地理概念也应固定在“北大西洋”,不能让人觉得北约正在其他地区以某种方式建立“合法性以及地理上的存在”。
法国总统马克龙(右)。新华社发
石岩指出,反对北约向亚太地区扩张的声音,在欧洲北约国家中实际普遍存在。对这些国家而言,北约的作用是保障欧洲的安全,染指亚太意味着调走更多资源,这或使欧洲安全随之受损。
“随着美国的战略重心往亚太转移,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欧洲北约成员国表达疑惑:美国的安全保障是否还有效?这样的盟友是不是还靠得住?因此,不难理解马克龙公开唱反调的态度和动机。”石岩说。
瑞典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创始人扬·奥贝里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从1949年签订的《北大西洋公约》看,北约应该是防御性的,但北约“每天都在违反自己签订的公约,并且正在扩张”。
奥贝里说,当今北约存在就是为了不断扩大,吸收更多欧洲国家,甚至计划在日本设立所谓联络处。北约这种不顾他方关切,也不在意其挑衅性政策带来后果的行为,是一种“猖獗的排他性军国主义”,将成为“灾难的根源”。
03
热炒中国“核威胁”:
贼喊抓贼,无法掩饰内部分歧
北约在去年马德里峰会发布的新版战略概念文件中,首次将中国定义为“系统性挑战”。今年北约峰会公报中,“系统性挑战”一词再度出现。此外,北约还在公报中热炒中国“核威胁”,抹黑中俄伙伴关系。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汪文斌7月12日对此表示,北约峰会公报有关内容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充满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汪文斌说,冷战已经结束了30多年,作为冷战产物的北约却依旧抱持零和博弈、对抗思维,无视国际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呼声,逆潮流而动,开历史倒车,不得人心,也注定不会得逞。
石岩认为,北约峰会公报虽然在涉华表述中添加“核威胁”等贼喊捉贼的表述,但其奉行的逻辑实际上了无新意。公报涉及网络安全、新兴和颠覆性技术等议题时,也是“口号”多,“成果”少。
美国总统拜登。新华社发
石岩分析,随着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即将到来,已经宣布竞选连任的拜登其实希望通过北约发挥更大作用,从而给其选举“加分”。然而在本届峰会期间,无论就欧洲安全还是乌克兰能否加入北约等核心议题,都没有给出好的对策。虽然不排除各方私下仍在进行沟通,但这至少能够证明,北约内部的分歧已严重影响了其处理问题的能力。
“美国希望通过北约强化其霸权,而欧洲北约成员国在北约寻求的是安全,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美国的霸权既不导向安全,也不导向和平,反而是通过霸权挑起冲突、让盟友陷入困境,从而迫使其同美国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石岩说。
石岩指出,美国表面上通过挑起乌克兰危机,让北约内部更加团结,但这不符合欧洲的利益。美欧这对跨大西洋伙伴如果不能解决这一矛盾,欧洲国家提出的反对之声只会越来越多,北约也越来越难在重要问题上做出切实有效的推进工作。
【采写】南方+记者 泠汐
【策划】彭奕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