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产业“新脊梁”的破与立

南方日报·清远观察

1

“原来广清产业园离广州那么近,这里很现代化,也很有活力。”不久前的周末,在广州工作的潘金龙到广清产业园参加迷你马拉松活动,穿行于现代化厂房与绿树繁花间,不禁感叹,“感觉来到了一座崭新的城市。”

从鱼塘荒地蝶变为百亿产值园区,广清产业园成为清远承接产业转移的生动注脚。在清远这样的优质产业载体还有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广佛(佛冈)产业园、广德(英德)产业园等,这些平台无不为来自各地的优秀企业提供跨越式发展的大舞台。

欧派、金发、富强、立邦等项目纷纷落地广清产业园。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清远记者站签约摄影师 陈伟毅 摄

欧派、金发、富强、立邦等项目纷纷落地广清产业园。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清远记者站签约摄影师 陈伟毅 摄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将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招商大会开至广州海珠区;赴深圳市前海合作区举行清远(深圳)招商推介会;168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总投资额超1000亿元……“拼”,是今年清远的“关键字”,清远全力以赴拼开局、拼产业、拼招商、拼环境,持续擦亮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的高质量发展底色,关键一招便是将自身打造为广东产业转移的主战场、主平台、首选地。

今天的招商引资决定了明天的产业格局,制造业当家,这个家由谁来当?近期,《清远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印发,给出明确答案——

清远将加大力度重点承接新材料、现代轻工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与健康、农产品加工和制造以及文化旅游等产业有序转移。不仅如此,清远还创新性提出探索推动与广州巩固深化产业飞地、招商飞地、创新飞地、市场飞地等“双向”飞地合作。

发展六大产业,清远素有基础,如何持续发力,撑起清远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值得期待。

1

集新材料企业200多家,但要破解“三难”通病

“新政策、新风向、新动能。”清远市钛美铝业有限公司(下称“钛美铝业”)副总经理雷小洪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发出如是感叹。《方案》指出,新材料产业是重点转移产业中的首项,并提出“支持建设集约型铝合金新材料产业园区”,这与钛美铝业息息相关。

钛美铝业曾享受到产业转移的红利。该企业于1993年在佛山成立,于2005年先后迁至广州、清远,如今在清远扎根已近20年,于2017年转型致力于铝合金工业材料研发制造。该公司生产基地120亩,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

先导稀材产品。

先导稀材产品。

“《方案》里提到的铝合金新材料包括铝制的高温合金材料,正是我们的生产重点之一。”雷小洪介绍,目前清远虽然有20余家铝制造企业,包括近年新上市的豪美新材,但企业较分散,暂无集聚发展的产业园区。

他认为,《方案》的推出,彰显了清远市政府对铝制造行业的重视,为本土企业描画了低能耗的发展前景,是推动本土企业发展及外地铝制造企业迁入的利好消息。

钛美铝业的信心并非凭空而来。事实上,清远新材料产业愈发“根深叶茂”,已呈现一定发展态势,与本土其他产业相比更加突出。

在先导稀材、豪美新材、金发科技、聚石化学等龙头企业带动下,目前,清远已形成新材料的相关产业链,聚集新材料企业200多家。上市的6家企业中,就有3家业务与新材料直接挂钩。此外,位于清远高新区的先导稀材已经连续第4年登上胡润“全球独角兽排行榜”,估值超百亿元。

清远华湾材料研究院副院长郭逍遥提供了去年调研的几组数据,以清远高新区为例,159家规上企业中先进材料企业达64家,占比超四成。

此前,清远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已将“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列为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此次产业转移方案对蓝图作了进一步阐述:加快发展先进基础材料中高端产品,打造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支持建设集约型铝合金新材料产业园区。聚合稀散金属材料及关联领域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小金属产业。依托连阳地区优质碳酸钙资源优势,打造碳酸钙绿色精深加工基地,链聚发展碳酸钙新材料产业。

视点

中山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树申:

打通上下游形成完备产业集群

“作为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新材料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事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局。”中山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树申此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新材料领域在经历多年的摸爬滚打后,已迎来初步的厚积薄发阶段。

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快速扩大。相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约6.8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近6倍,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近20%,到2025年有望实现总产值10万亿元。吕树申认为,搭上新材料行业发展的“快车”,将可以有效助推清远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对清远意味着什么?吕树申列举了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为地区创造了可观的市场价值的高新企业。他认为,在清远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作为省重点支持建设的主平台的大背景下,清远在引进或培育新材料产业链中,要注意打通产业上下游,形成完备的产业集群,可以实现较大的城市发展效益。

不过他指出,当下清远面临着当前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通病,即研究先行、成果转化、产用衔接的“三难”,亟待打通上下游、产学研合作堵点;此外,新材料往往需要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对在清中小企业经营会造成不小压力,这些问题亟待克服。

2

描绘“万亩千亿”新蓝图,不遗余力推出“硬核”新招

“哒哒哒……”在广州禧凤服装有限公司,工人们操作着缝纫机、裁床等设备,忙着赶订单。进驻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以来,禧凤服装清远生产总厂厂长钟国英感到欣喜的是,不仅有排得满满当当的订单,还有进驻以来的惠企红利:“进驻前承诺的优惠措施都享受到了,搬迁补贴也到账了。”

现代轻工纺织服装产业是清远重点承接的产业之一。去年以来,广清两地开展深度合作,将中大纺织服装商圈加工生产制造业向清远市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转移,建设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已落户企业数百家。

正如《方案》所谋划,清远将高站位做好承接广州海珠中大纺织服装商圈产业有序转移。借助产业转移浪潮,清远致力培育新型主导产业,升级打造现代轻工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深化“广州总部+清远基地”“广州研发+清远智造”产业链布局,共建面向世界的纺织服装展示窗口。

“清远紧扣实际、精准发力,做好土地、资金、人员、营商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工作,全力抓好‘万亩千亿级’产业大平台的建设。”记者从清远市工信局获悉,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通用厂房建到5—8层、引导“工厂上楼”,设立“共享车间”、延伸产业链条,利用数码印花、柔性智造等方式整合产业链,扎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现代轻工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清远可谓是不遗余力。

制度机制的完善,汇聚了产业发展的磅礴“政能量”。对于开展技改的省级项目,最高奖励5000万元;支持企业搬迁、免租补贴等……新春开年不久,“清远纺织服装产业八条”率先发布,亮出“真金白银”,展现扶持产业发展的“真心实意”。

不久后,《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产业发展规划》(初步成果)公示,提出将该园区打造为规模集聚、产业提质、产城融合、生态美丽的千亿级产业平台,描绘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清城区也推出“硬核”新招,印发《清城区关于纺织服装技术技能人才招引稳岗的若干政策(试行)》,提出多项惠企惠民举措,推动加快集聚纺织服装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

拿出“拼”的劲头,实干苦干拓出发展“新天地”。白天未完成的,晚上接着干,清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以项目“夜班车”“现场会”等方式,全力推进工业项目落地,掀起“拼招商”热潮。

 视点

广东省社科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

招揽龙头企业要回答好两个问题

“清远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有没有希望?答案是肯定的。”广东省社科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认为,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于清远承接产业转移是一个重要利好,订单拿到后在清远车间做出来再运送到广州,虽然有一定距离但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但在他看来,目前纺织服装产业在清远基础比较薄弱,清远对外招商引资主要针对“小单快返”类型的企业在发力,但这只是其中一种商业模式,针对“小单慢返”“大单快反”“大单慢返”等各类型企业也应该着重发力。

“仅依靠低层次的小微企业打造支柱产业是不够的,清远除了承接好珠三角的产业,还应该积极向国内国际招商引资。”他说,尤其是对于招揽龙头企业,清远要回答好两方面问题,一是龙头企业为什么要来清远,对其有何好处?二是来到清远能干什么,清远的大文章怎么做,企业在此过程中获得什么红利?

“只有考虑清楚、回答好这些问题,走出去招商才能事半功倍。”丁力说。

1

锚定“专精特新”方向,“车轮”驶往“飞地经济”

5月初,清远市政府主要领导与省内外10多家企业负责人,一同到清远高新区调研清远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情况,并与广汽集团等企业代表座谈,研究共同推动清远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

此次调研释放强烈信号——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清远已具备将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的基础,未来还将大力开展精准招商,引进和培育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升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综合发展能力。

长华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

长华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

清远为何对该产业寄予厚望?在清远制造业的“版图”中,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地位举足轻重。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清远共有汽车零部件规上工业企业26家,2022年总产值62.24亿元。今年一季度,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全市增加值前10大行业中排名由第10位上升至第8位,累计增速达24%,产业增长势头良好。

敏实集团清远厂区位于清新区太平镇盈富工业园,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作响,工人娴熟操作,玻璃纤维摇身一变成为新能源汽车实现“轻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井然有序地在生产线上吞吐而出。

这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项目的试产现场,以玻璃纤维为主要原材料的轻量化汽车零部件有望在9月中旬实现大规模量产,标志着清远在该行业轻量化技术应用再上新台阶。

轻量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汽车零部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攻克的技术难题之一。敏实集团清远厂区则通过“总部研发+清远制造”,突破了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一举成为清远市内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生产的“领头羊”。

接下来,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车轮”驶往何方?

《方案》提出,要共建“广佛肇整车+清远配套”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打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研发创新平台,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储能材料、驱动电机和电控、智能车载设备等重要零部件制造,提升广佛肇汽车核心零部件清远配套率,打造百亿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随着“广佛肇整车+清远配套”等模式在清远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广泛应用,一张“飞地经济”的线路图在清远大地愈发清晰,企业发展也实现进一步破局提质。

视点

清远敏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运营高级经理杜俊:

仍需在人才引育等方面花心思下功夫

“由总部牵头、我们共同参与研发,然后根据订单的分布,分配厂区进行生产。一方面可以降低研发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快速带动提高厂区研发水平。”清远敏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运营高级经理杜俊表示,“飞地经济”以其灵活变通、优势互补更具有生命力,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合作和协调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敏实集团清远厂区已有3家工厂,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产值达到30亿—50亿元。作为多年的从业者,杜俊认为,清远具有深化广清“双向”飞地合作的天然优势,处在环湾区的第一圈层,辖区内的广清产业园、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配套设施良好,已吸引上下游企业分布集聚,但仍需在路网建设、人才引育等方面花心思、下功夫。

他举例,此前该企业曾组织到省职教城进行招聘,但是效果未达预期。“如何匹配用工和就业精准对接,需要政府、企业、院校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我们也会持续关注这个课题,做好自身岗位的调整和设置。”

4

聚“链”成“群”强基础,蓄能成势再奋进

近年来,清远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动作频频。大湾区生命科技园落地佛冈、生物医药产业研讨会举办、高新区首款新药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积极承接湾区外溢生物医药与健康企业,清远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正朝着聚“链”成“群”、蓄能成势的方向奋进。

以清远高新区为例,2022年,高新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中小企业总数近50家,规上企业6家,产业涵盖药物研发、医疗用品开发、中药加工等传统医疗行业,也涉猎干细胞技术研究、“互联网+”医疗等新兴前沿科技;共建立研发平台11个,其中省级平台4个、市级平台5个。

部分领域发展迅速。如清远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从2019年的14家、产值3000多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28家20.52亿元。清远公共卫生应急防护物资产业已初具雏形,龙头企业广东金发科技有限公司的防疫产品产值连续几年超过20亿元。

着眼未来,《方案》明确,要推动建设中山大学华南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加强创新药物与技术大品种研发,建设生态型医药健康产业园区。深化基因测序平台项目合作,优化岭南中药、瑶药、原料药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中医药特色小镇,建设岭南中药材精深加工基地。

广东在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侠认为,目前,清远的生物制药厂比较少,产业规模也不够大,还没形成一个区域的优势,未能产生集群效应。而承接产业转移对药企而言是一大利好,有利于壮大产业链,让资源、人才聚焦,带动本地生物医药企业发展。

百层高楼非一日建成,百亿产业也非一朝之功,清远打造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依然任重道远。

生物新药研发过程风险高、投入大、周期长。与其他工业相比,生物医药涉及认证、专业设备、厂房装修等,企业落地周期会相对长一些。“跟普通工人不同,医药产业工人需要专业培训才能上岗,人才欠缺已成为企业扩大生产的瓶颈。”陈晓侠建议,加大产业人才培养力度,解决生物医药人才短板。

事实上,清远谋划已久,已陆续出台了《清远市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支柱产业集群服务工作专班工作方案》《清远高新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实施细则》,成立生物医药行业专班等,为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聚能蓄势。

视点

清远高新区博大科技创新园负责人周保法:

做好正负面清单管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清远生物医药产业有很好的基础,从原料药生产到制剂,从人用药到兽用药,从研发到生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5月24日,清远高新区博大科技创新园正式开园,园区主要负责人周保法对于清远生物医药产业评价颇高、期望满满。

深耕清远、从事医药行业30余年的周保法认为,清远毗邻珠三角,在交通、人才、工业发展成本方面也有很大优势。基于清远的基础和优势,该园区在招商过程中了解到,很多企业都有意向转移到清远来。

“清远要打造一个百亿的医药产业集群,如果清远原有药企能扶持壮大,再承接一批外来企业,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周保法也提出,由于药品生产有很大的差异性,建议清远深入分析生物医药产业的环保政策,进一步细化生物医药产业分类,做好正负面清单管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好。

5

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构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

炎炎夏日,雨水渐多,在清远英德市西牛镇成片的竹林里,一根根麻竹笋破土而出,笋农即将进入繁忙的采收旺季,大大小小的麻竹笋加工厂也忙碌起来。

英德市全兴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启煌表示,今年合作社已接到一万吨的麻竹笋订单,社员们必须抢时间、抓进度,才能确保按时完成客户订单。此外,今年合作社投资了600多万元开设新厂,“就做深加工”。

曾启煌信心满满的背后,是麻竹笋等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的强势推进。

英德市大湾镇木燕塘村村民晾晒麻竹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清远记者站签约摄影师 黄锦新 摄

英德市大湾镇木燕塘村村民晾晒麻竹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清远记者站签约摄影师 黄锦新 摄

根据《方案》,清远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扩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规模,提升畜禽、茶叶等产品深加工水平,开发适合清远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推进肉奶加工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是体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农民受益面广的乡村产业。剑指五个百亿,清远的底气来自哪里?

——作为农业大市,清远拥有地理标志产品27个,是大湾区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地、高品质食材原产地。

“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山大米……”谈起清远的优质农产品,清远市农业企业家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陈晓懿如数家珍,深耕当地农业领域二十余载。她直言:“清远农业基础条件非常好!”

——从南到北,清远广袤田野里孕育出的果菜茶、畜牧水产,通过不同的生产线,可“变身”为琳琅满目的消费品。

走进英德市英九庄园中央智能茶厂,通过“英红九号红条茶智能化生产线”,机器就能完成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红茶加工工序。“数字化精准控制和标准化、规模化加工,有效保障了茶叶品质的稳定性。”该企业负责人说。

在连山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工区,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生产线各道工序快速运转,一箱箱打包好的丝苗米准备运往大湾区。

连山民族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谭裕林表示,丝苗米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几大要素的相互融合,实现产业各环节紧密相扣,拓展农业功能,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丝苗米产业融合发展。

当前,围绕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清远大力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构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专业化、组织化、集聚化发展。

截至2022年,清远全市有省级、市级丝苗米农业龙头加工企业30多家,拥有丝苗米加工生产线数十条,年加工能力超50万吨,仓储能力40万吨;已建成茶叶现代化自动生产线15条,年加工能力达3000吨;已建成清远鸡自动化屠宰冷链包装生产线3条;有麻竹笋加工厂156家。

视点

清远市农业企业家协会秘书长陈晓懿:

逐一扫除发展“拦路虎”

“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大有可为,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难题。”结合自身多年创业经历,清远市农业企业家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陈晓懿提到,资金不足、加工技术落后、人工成本较高、技术人才缺乏等均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拦路虎”,“比如在人才需求方面,清远很多加工厂都是设在乡镇一级,这些地方一般非常缺乏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人才压力非常大。”

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清远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应如何突围出圈?以麻竹笋为例,当地政府谋划到2025年麻竹笋精深加工率达到40%,通过实施产业加工流通体系建设工程,搭建加工集聚发展平台,加强麻竹笋食材拓展开发,加快麻竹笋预制菜产业发展等。

陈晓懿希望政府层面出台更多的相关支持政策,支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强做大五大百亿农业产业。

6

深化与湾区城市文旅交融,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

非遗项目巡游,文创产品展示,壮家美食品尝……农历四月初八是壮家人的传统节日“牛王诞”,在清远连山,一场文旅盛宴上演吸引了八方来客。

好山好水好风光,是清远享誉粤港澳大湾区的闪亮名片。清远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全市有旅游景区(点)132个,其中4A级以上20家、居全省第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中国漂流之乡。

连南三江镇沿陂村,多彩瑶山的风景秀美。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清远记者站签约摄影师 罗良安 摄

连南三江镇沿陂村,多彩瑶山的风景秀美。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清远记者站签约摄影师 罗良安 摄

文旅产业一头连着消费升级,一头连着乡村振兴。清远正以文旅产业为支点,推动城与乡双向奔赴。清远深化与大湾区城市文旅交融,紧贴大湾区旅游市场,挖掘“山、水、城、文、泉、乡”特色资源,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服务品质,积极培育优质体验旅游项目,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

自2018年起,清远被列入粤北生态发展区,肩负着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使命。清远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产业,正全力打造“一带一廊一区”千亿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全方位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全域全季全业”旅游发展强大势能。

清远北江英德市黎溪镇段风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清远记者站签约摄影师 徐慧敏 摄

清远北江英德市黎溪镇段风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清远记者站签约摄影师 徐慧敏 摄

“一带”指北江生态经济带。清远以北江为轴,系统谋划打造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引进中铁文旅集团计划总投资800亿元参与北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在银盏、飞霞、黎溪、英西等四大片区重点打造一批文旅综合体、乡村振兴标杆、大健康示范样板等项目。

“一廊”指岭南民族特色文旅廊道。岭南民族特色文旅廊道,是粤港澳大湾区体验少数民族风情、融入自然和旅游度假的后花园,也是广东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清远将以“三连一阳”地区为重点,打造集民俗风情、文创体验、生态观光、品质度假于一体的瑶壮风情体验与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带。

“一区”指广清接合片区旅游先行示范区。广清接合片区是广东唯一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清远推动整合串联清远南部(清城、清新、佛冈)和广州北部(花都、从化、增城)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以融创文旅城、银盏矿坑温泉等为重要节点,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加快文商旅产融合,打造粤东西北“入珠融湾”先行区和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

视点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餐旅学院院长吴巨贤:

文旅开发要避免“千村一面”

清远文旅产业发展有优势、有机遇,但也有隐忧。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餐旅学院院长吴巨贤认为,清远尚缺乏高质量的文化定位顶层设计,囿于资源有限以及产品打造能力不足,不少文旅开发思路雷同,导致“千城一面、千村一面”,难以体现自身特色,容易发展后劲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吴巨贤建议,首先,挖掘并确认文化体系,各方形成合力,打造区域文化品牌。

例如,参考粤西高凉文化,依托清远壮瑶汉多民族文化的基础以及清远古今名人事迹等,结合挖掘清远的古中宿文化,固化文化认知。推出以清远中宿文化为主体的文旅内涵体系,清远中宿一桌菜、清远古中宿婚嫁习俗、清远中宿多民族融合的口述历史等。

其次,充分整合清远的民宿资源,结合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打造综合特色农文旅线路。

例如,打造以英德红茶为主题的茶文化研学旅行线路,结合省职教城,联通研学板块,把旅游中的民宿、研学、农业科普等整体融合构建特色。最后,政府、高校、行业协会联动,研制适合本地特色的行业标准,以点带面,规范行业发展,修炼提升内功。

【策划】达海军

【统筹】刘秋宜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陈国飞 黄剑琴 邓文燕 苏晨 陈立楷 江绮雯 刘秋宜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曾亮超(除署名外)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林伟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