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一男子被堂弟骗走27万元

南方+ 记者 林日清 2023-07-13 20:06

近年来,“杀熟”式诈骗已成为一种成功率较高的诈骗类型。近日,湛江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泉庄派出所侦破此类诈骗案一宗,抓获受害人的一名堂弟,涉案金额达27万余元。

妻子拉着丈夫来报警

“你再不报警,我们的日子就没法过了!”2022年7月25日,在经开区公安分局泉庄派出所,一名女子对着丈夫怒吼。丈夫却显得扭扭捏捏、不情不愿,还安抚妻子:“都是自家人,你何必呢。”

据了解,女子的丈夫吴先生是个勤快人,他起早贪黑,一人打两份工,经常忙到凌晨一两点才回家休息,把小家庭经营得殷实幸福。然而,他们美满的生活却在2022年一个月之内陷入了困境。从2022年6月22日至7月20日,吴先生的堂弟吴某先后以借高利贷被人拘禁、微信支付平台被止付、银行卡被冻结等事由多次向吴先生“借钱”,吴先生先后38次转账给吴某,共被骗27万余元。

吴先生此后多次催促吴某还钱,对方不但不还,还躲了起来。吴先生的妻子察觉不对,便拉着丈夫到公安机关报警。

轻信“熟人”被骗27万

一开始吴先生还不愿意把事情诉之法律,在民警的多次询问下,他才慢慢道出实情。

2022年6月22日,吴先生的堂弟吴某突然打来电话,说其因借高利贷未还被拘禁,急需借款2万元。吴先生说自己拿不出2万元,没过多久堂弟又打电话过来,说跟放高利贷的人商量好了,可以先还5000元,并表示自己现在很害怕,希望吴先生能帮自己。吴先生心生怜悯,便通过微信向堂弟转账5000元。当天18时,吴某又说放高利贷的人坚持要2万元才肯放人,自己向朋友借到了7000元,恳求吴先生再借给他8000元,并承诺2天后还款,心地善良的吴先生由此慢慢陷入吴某设计的诈骗套路。

2022年6月24日,到了约定的还款日期,吴先生不仅没有拿回借给吴某的钱,还在吴某的套路下越陷越深。当天,吴某说自己的微信支付系统被冻结,需要8000元充值解封,才能把钱还给吴先生,吴先生于是又借了8000元给吴某。不久,吴某说还需要再充值10000元才能解封,吴先生骑虎难下,只好向朋友借了10000元转给吴某。接着,吴某说钱已转给吴先生,需要3个小时后才能到账,还发了一张延时转账的图片证明。

等到当天傍晚,吴先生也没收到这笔钱。吴某继续忽悠,说钱又退回来了,只要再充值20000元,马上一次性还清,吴先生只好硬着头皮又找朋友借了20000元。6月24日一天时间里,吴先生被吴某以微信解封的理由先后4次骗取48000元。在随后的20多天里,吴某以同样的借口,又多次骗吴先生陆续转账。吴先生家境本不富裕,为了拿回自己借出去的钱款,他到处向朋友借钱或者申请网络贷款,甚至还在吴某的鼓动下,抵押自己的汽车换取贷款。

警方侦查揭开真相

办案民警经过侦查,吴某所讲的五花八门的借款或要钱的理由全是其编造的,骗来的钱主要被其用于网络赌博。案发后,吴某便一直潜逃外地。

2023年6月4日,泉庄派出所接到线索,称吴某近期返回家中。当天18时许,办案民警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在廉江市石颈镇将犯罪嫌疑人吴某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吴某对其诈骗吴先生27万余元人民币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经查,犯罪嫌疑人吴某自2022年起接触到网络赌博,从此不断编造各种理由向周围的亲朋好友“借钱”。6月19日,吴某因涉嫌诈骗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从现实到虚拟,从陌生人到熟人,诈骗手段花样百出、防不胜防。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市民,要提升防骗意识,遇人遇事冷静分析,不轻信、多核实,妥善保护好自己的财产,不给别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机。

南方+记者 林日清

通讯员 邹红艳 郑嘉文

编辑 邓安祺 彭奕菲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