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那柳村环村大道,一路金黄,两旁的富贵金榕枝繁叶茂,延伸至天边,与白云朵朵飘的天空相得益彰。来到田园,百香果、火龙果成片种植,富贵竹“节节高升”,远远望去,五彩斑斓,宛如大地调色板,尽显乡村田园景观魅力。
当前,麻章区深入贯彻落实湛江市关于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部署要求,以打造“红树林之城”作为总引擎,以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核心的“百千万工程”示范片区,因地制宜制定“四村两带”示范创建方案,打造旧县、厚礼北、笃豪、甘园四条精品特色村,打造湖光镇“湖光乡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和麻章镇“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
其中,湖光镇“湖光乡韵”乡村振兴示范带以“湖光山色、人文景观、滨海旅游”为主题,自然禀赋优异、乡村文化突出、产研资源丰富,总长度25公里,辐射带动人口5万多人。
目前,通过特色产业打造、村集体经济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三种模式,“湖光乡韵”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了地理标志富贵竹特色产业、耐盐碱水稻示范基地以及雷琼黄牛、白鸽等特色产业,同步推进示范带范围内“贰拾叁都”旅游观光项目等重点项目,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特色产业振兴
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那柳村是湖光镇“湖光乡韵”乡村振兴示范带的五个行政村之一,位于湖光镇西南部,三面靠岭,南临海河,山清水秀,是当地有名的鱼米之村。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产业振兴。”那柳村党支部书记许东微表示,那柳村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在上世纪90年代,村民发展富贵竹种植技术,到现在,那柳村富贵竹形成集中约500亩连片面积的种植。
除了富贵竹产业,那柳村正在打造三产融合项目——“贰拾叁都”旅游观光建设项目。该项目由那柳村乡贤投资建设,将打造一个集水果种植园、团建培训、青少年研学劳动拓展训练营、红色教育基地、农业渔业、水上民宿、水上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基地。
目前,“贰拾叁都”旅游观光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其中,白鸽场初具规模。白鸽场位于湖光镇那柳村“贰拾叁都”项目用地内,投资约200万元,目前完成地台硬底化8400平方米的铺设工作,肉鸽产量常年保持10000对左右,每天出栏500对,直接供货星级酒店和定点市场。
农业蓬勃发展,特色产业多点开花,三产融合可持续发展模式带动,随着乡村振兴工作向纵深发展,那柳村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丰盈。
那柳村的建设,得益于麻章深入实施“一村一特色”工程。据了解,麻章按照“城乡融合”“一村一特色”等思路,谋划打造本村特色产业、特色品牌,将自身特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高质高效推进乡村振兴连片连线特色示范村建设项目,全面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大振兴”。
当前,“湖光乡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发挥广东海洋大学和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种业科研优势,创建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核心的“百千万工程”示范片区,由湖光镇山水资源丰富、传统文化特色和产业基础夯实的外坡、旧县、世乔、那柳、体村5个行政村组成。
“该乡村振兴示范带通过强化镇村整合联动,特色产业串珠连线,建设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推动麻章乡村振兴取得良好成效。”麻章区乡村振兴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旅融合发展
乡韵悠悠古村焕新
行走在旧县村中央古巷里,古色古香、保留完好的明清民居风格各异、造型优美。檐上的雕花刻字可窥见当年的辉煌和富庶。麻章旧县村是湛江市区最古老的县城——铁耙县城遗址,始建于隋朝开皇十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作为“湖光乡韵”乡村振兴示范带五大行政村之一的旧县村,在文旅融合方面下足功夫。
旧县村的傩舞世代相传、历史悠久。旧县村党支部书记彭思恩表示,“非遗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我们将持续对现有文物和古迹进行修葺和重建,以千年历史的隋唐时期铁耙县县治遗址为牵引,深度挖掘傩舞等非遗文化。”
5月,首届湛江旧县傩舞非遗文化节举行,吸引了广大摄影爱好者、大学文化研究团队、游客等的“围观”打卡,以非遗文化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同时打造出最能展现地方特色、古朴味道的文化品牌。
“未来,除了修复古建筑,我们还会建设一个湛江傩舞展馆,全力推动‘非遗+生态+旅游’,全面推进乡村旅游,以旅兴农、以农促旅,着力打造古村落非遗特色村。”旧县村党支部书记彭思恩兴奋地说。
另一边,世乔村的文旅融合发展也在加速。
目前,金牛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提档升级。金牛岛红树林科普基地已初步建成,配套的停车场、道路安全标识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除了完善金牛岛科普基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外,麻章区还计划提炼传统民俗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教育课程,并在世乔村科普广场、科普长廊、科普栈桥上新建自然科普导览系统。
以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麻章正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22年,麻章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县。麻章“海湖山色·涤荡心灵”之旅和麻章“志满古道·探秘寻味”之旅获评“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基层治理升级
“金点子”拓宽“好路子”
在麻章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常能看到党员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或巡视红树林周边有无垃圾,或在景区当引导员,或化身交通劝导员……
金牛岛红树林党群服务站设立党员先锋岗,不定期安排党员志愿者开展咨询指引、景区疏导等服务。同时,麻章不定期邀请专家教授举办红树林保护讲座,组织学生、青年志愿者等开展红树林保护公益活动。
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得益于麻章构建“1+3+X”党员全覆盖志愿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完善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承诺践诺、党员联系户等3个平台载体,推出政策宣传、就业帮扶、景区引导、环境整治等多个服务项目。
麻章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村庄党员联合跨村服务,组建红树林保护志愿服务队、村庄治理志愿服务队、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等,不定期评选星级志愿者、星级志愿队,将志愿服务表现情况纳入发展党员、后备干部培养、干部考核等工作中。
“湖光乡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区域党建共同体联合党委成立,将镇村、企业(专业合作社)、高校、有关职能部门党组织等纳入其中,充分发挥联合党委统筹协调作用,碰撞出更多乡村振兴“金点子”。
此外,麻章深入实施“头雁”工程,推动示范带重点村先行开展“基层党建提质年·书记谈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线上+线下比武观摩活动,以点带面推动全区镇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全覆盖。不定期举办乡村振兴示范带论坛,让村民群众、乡贤、外出经商人员以及各类人才支持参与乡村振兴示范创建。
【撰文】姚瑶
【摄影】吴东俊
通讯员 宋晓燕 苏日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