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四会大沙镇:深化“两化”融合,打造“百千万工程”镇域示范样板

南方+ 记者

流火七月,连日放晴,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下称“市管起步区”)大沙片区各项目抢抓工期加速跑;大沙鲈鱼长势喜人,水产预制菜深加工基地计划今年9月底投产;和美乡村篮球大赛火热进行,每晚过千名乡亲到场围观……

作为肇庆“两工两农”4个示范建设乡镇之一,四会市大沙镇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主题,全力推动市管起步区规划建设,全面提升大沙城镇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加快融入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努力成为全省“百千万工程”镇域示范样板。

四会市大沙镇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主题,全力推动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规划建设。

聚力产业强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大沙是肇庆传统的工业大镇,早期村级工业园发展势头强劲,而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全镇产业多为“小散乱”经营模式,难以撑起制造业的主心骨,严重制约着镇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大沙需要痛下决心,全面破解发展瓶颈,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大沙抢抓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发展机遇,发挥全镇近50%面积纳入市管起步区的优势,按照“1+1+2”招商定位,大力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 聚焦大产业、打造大平台、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营造大环境,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市管起步区,占地348亩的广东华昌新型铝材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铝型材建设项目加紧建设,这也是大沙未来的支柱产业之一。

广东华昌新型铝材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铝型材建设项目加紧建设。

项目预计装38条挤压生产线、6条环保节能熔炼炉、3座全自动智能化立体仓库,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20万吨铝型材,将打造产值超50亿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大型铝材制造标杆企业,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部件、汽车轻量化、5G通讯设备、精密仪器、轨道交通等领域。

公司总经理助理麦伟杰告诉南方+记者,随着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加速建设,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作为项目主干道的双向8车道的工业大道已经建成,大大提升了运输能力,新建给水管等工程已基本完工,解决了企业生产、员工生活用水后顾之忧。“大沙将成为华昌主打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麦伟杰表示,该项目将争取今年第四季度部分竣工试产,项目达标达产后,预计年产值50亿元,年税收超亿元。

瞄准千亿级产业集群,大沙以“建链、补链、强链”为抓手,配合大型产业集聚区肇庆指挥部进行招大引强。今年1—5月,新开工基建项目2个,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6个,计划投资额164亿元,预计年产值287亿元。

此外,大沙还全力推动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加快上市步伐,推动万洋众创城等9个在建产业项目加快建成投产,骏驰纸品项目计划10月竣工投产。持续开展企业增资扩产专项行动,推动广东鲰龙铝业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实现增资扩产,引导1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其中肇庆奇乐之仁堂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增资扩产项目完成征地,肇庆丽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增资扩产项目将于10月投产。

深化“两化”融合,打造协调发展先行区

长期以来,“有产无城”都是传统工业镇不得不直面的一大难题。如何破解城市和产业发展“两张皮”?大沙的解题思路是:全面加快城乡融合,全力推动“两化融合”高质量发展试点,打造协调发展先行区。

四会市委常委、大沙镇党委书记何政力表示,该镇将坚持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心运营,以现代化城市标准推进大沙规划建设,焕发“小城大沙”新活力,着力提升大沙城镇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力争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5%。

大沙镇誉城社区。

围绕市管起步区,2023年大沙镇计划新增实施广沙大道(跨绥江特大桥)、大沙污水处理厂(新建)、省道263延长线(四会段)、工业大道延长线(东进大道至永贝大道)、富溪污水处理厂扩容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今年以来,该镇已落实农村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用地24个。通过实施大沙起步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和富溪工业园基础设施提升及配套项目,起步区内交通路网管网框架逐步完善。

通过走访,南方+记者了解到大沙镇居民一直都希望能有个镇级的商业综合体。当前,大沙镇加快推动大沙集贸市场改造提升项目,打造商住综合体新标杆,目前项目征地、项目初设有序推进,计划明年初动工建设。同时谋划实施安平堤围夜经济带建设,圩镇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

除了城镇配套以外,近年来大沙镇的公共服务也全面升级。大沙镇加快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大沙公办幼儿园初步确定选址,黄涛中心小学扩建和大沙中学升级改造工程设计方案基本成形,肇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前期筹建工作顺利推进,公办学位、医疗资源进一步满足未来人口需求。

为最大限度激发“两化融合”高质量发展活力,大沙镇推动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放权强镇”,扩大该镇在规划审批、土地管理、行政执法、公共服务、融资开发等领域管理权限,并做好事权下放的业务培训和评估工作。

目前,大沙镇累计承接上级委托或下放职权243项,其中行政事权157项,公共服务事权86项。同时加快推进大沙镇公共服务中心增设税务办事专门窗口事项。

赋能现代农业,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

日前,肇庆首个“村BA”赛事——四会市大沙镇岗美村2023年“百千万工程杯”和美乡村篮球大赛迎来总决赛,岗美村和富溪村联袂为现场近3000名乡亲送上精彩的比赛。最终岗美村夺冠,每位队员收获到真空包装鲈鱼作为奖品,可带回家和亲友分享。

接地气奖品的背后反映了该镇全面打响“大沙渔”品牌的信心。当前,大沙镇立足5.9万亩鱼塘资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大沙从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转变。

肇庆市太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美丽渔场。

大沙以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打造集渔业深加工、冷链配送、预制菜深加工于一体的省级现代水产产业园。首期投资2000万元的太二“预制菜”深加工基地加快建设,计划今年9月底两条生产线正式投产,每年可消纳超5000吨鲈鱼,有力推动太二600亩美丽渔场规范化建设,持续扩大富溪罗氏虾、陈冲鲈鱼等优质水产生产规模,力争今年水产养殖产值达16.65亿元,2025年水产养殖产值达25亿元。四会首家“水产医院”——大沙镇水产品病害检测中心即将建成投用。

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大沙也以美学思维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持续推进“红美行动”,系统谋划打造特色村牌、铺设乡间小道、建设“四小园”、小广场等美化村庄环境,今年新增打造富溪上步村、中步村、梁巷村3个示范点,进一步美化提升下步村,打造大沙红美特色示范带,加快建设“3个示范点1条示范带”美丽乡村,力争5年实现“红美行动”辖区内全覆盖。

此外,大沙还持续用力打造“五大振兴”示范点。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以岗美村、安平村作为试点,打造“五大振兴”示范点,示范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与此同时,大沙加快谋划推动四会古邑绥江碧道画廊南延长至大沙,串珠成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独有的乡村振兴示范片。

南方+记者 施亮

通讯员 刘美佳 罗嘉煜 臧路晴

编辑 唐锦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