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笔架河畔,水清岸绿、移步见景。自今年3月全面完工以来,笔架河碧道以其绿野风情,成为新晋周边居民“打卡点”。
北江清远市区河段。拍客 陈伟毅 摄
一江两岸锦簇芳华,得益于河湖长制在清远的深入推行。记者从清远市河长办获悉,日前,清远市2022年度河湖长制考核结果出炉,多个县(市、区)、市级河长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获评优秀,65名县级河湖长均获评优秀。
2022年是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第6年。从河湖长制全面优化升级的“基建”,到大力推进美丽碧道建设等“硬件”,再到营造全民治水氛围的“软件”,过去一年,清远继续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自觉把河湖管理保护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推动河湖长制落地开花、见实见效。
多县(市、区)及市直单位获评优秀
2022年度,清远完成了对8个县(市、区)党委,政府、27个市级河长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65名县级河湖长的河湖长制考核任务,并依照《清远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考核办法》(清河组〔2022〕1号),经市综合评定后进行打分。
连江河阳山县城段。拍客 陈伟毅 摄
在对县(市、区)的考核中,清远市各县(市、区)2022年度考核等次均为良好以上,其中,清城区、清新区、连州市为优秀等次,佛冈县、英德市、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阳山县为良好等次。
连州湟川。拍客 陈伟毅 摄
同时,今年清远市河长办总结历年考核经验,创新河长制考核方式,将清远市八个县(市、区)分为南、北片区进行差异化考核。其中,南部片区综合得分排行为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英德市;北部片区综合得分排行为连州市、连南县、连山县、阳山县。
在对市级相关部门单位的考核中,清远市公安局、清远海事局、市水利局等市直单位均为优秀等次,其他部门从良好到一般不等。
2022年度,清远市河湖长制考核首次细化到个人,清远65名县级河湖长考核等次均为优秀。
清新。拍客 陈伟毅 摄
对于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清城区,清新区,连州市、市公安局,清远海事局,市水利局以及65名有具体管护河流的县级河湖长,清远市已予以通报表扬。
此外,根据《考核方案》相关规定,河湖长制考核结果,包括县(市、区)、市级河长制领导小组及县级河湖长个人的考核结果,将作为相关领导干部及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其中,县(市、区)的河湖长制考核结果也将作为有关部门为各县(市、区)安排相关领域项目和是否优先考虑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
“河长领治、社会共治”成为治水常态
2022年,清远市级河长继续担纲履职。
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巡河,牵头督导漫水河、乐排河、滃江治理,赴北江、潖江等河段现场检查,年度巡河33次,推动清远市河湖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
全市四级河湖长带着“问题清单”巡河,巡查河湖14.21万人次,推动一系列河湖问题有效解决。
坚持共治共管,积极营造全民治水浓厚氛围。团清远市委积极发动志愿力量参与护河治水,全市志愿服务组织达到416个,注册护河志愿者达到56806人。开展“河小青”护河活动2288场次,参与活动43214人次。
全年市级以上媒体报道河湖长制工作1500次。全市护河志愿服务队伍增至416支,护河志愿者注册人数增至56806名,累计服务时数超过300万小时。
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在巩固2021年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清远依托河湖长制平台协同发力,紧紧围绕达标攻坚目标,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深入推进漫水河、乐排河、滃江流域水体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68个市级民生实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及纳入2022年省十件民生实事的2个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程。
全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工作,已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9座,实现了全市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的目标。2021年至2022年累计新增城市管网135.52公里,新增镇级污水管网177.64公里,累计完成省“十四五”镇级生活污水处理管网建设任务的88.82%。
2022年,清远市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90.9%,劣V类水体比例为0,22个省考断面及7个国考断面水质全达标;11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河湖长制工作机制创新持续深化
清远坚持常态化监管,持续推动河湖管理“有能”“有效”。2022年,清远市、县两级河长办共开展监督检查270次,发出督办函91件。2022年,清远全市共收到涉河湖投诉问题62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100%。
——在全市范围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完成列入水利部台账的18个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的清理整治;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遏制河湖“四乱”问题增量。
——抓常态化“清漂”。推动各地建立完善河湖日常保洁长效机制,2022年清远全市共清理水面漂浮物2万多吨,清理河道4000多公里,全市主要江河湖库基本无成片垃圾漂浮物。
——抓常态化执法。开展清远市预防与打击涉水水事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加强日常巡查,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狠抓落实,切实加大打击合力。全市新增办理违法水事案件138宗,给予行政处罚425万元,有效推动常态化联合预防与打击水事违法行为工作。
——抓常态化“体检”。全面建立对北江二、三级支流一年两次监测的长效机制,河湖定期“体检”形成制度保障。清城区所有河流水域保洁全覆盖,规范河湖保洁以奖代补资金使用,建立健全全区村庄保洁经费补助考核奖惩机制;采取无人机加强巡河,提高河湖管治效率。
各县(市、区)统筹1.3亿元投入河道管护等河长制基础工作,为河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财政保障。目前,清远已完成全市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岸线规划以及《清远市主要河道名录》编制任务,基本完成全市河道采砂规划编制任务。
高质量建成碧道82.59公里
清远市坚持治污先行、安全为重、生态优先,以省、市万里碧道总体规划等文件,推动各地加快补齐水安全水环境短板。
潖江佛冈县城段。拍客 陈伟毅 摄
2022年,清远建成碧道82.59公里,包括阳山县21.8公里、连州市13.89公里、清城区13公里、连山县8.8公里、清新区8.6公里、英德市6.8公里、连南县5.5公里、佛冈县4.2公里。截至2022年底,清远已累计建成163.29公里碧道。
清城区北江南岸公园、飞来湖和笔架河碧道等都市型、城镇型碧道建成,水环境水生态明显改善,贯通了水岸空间,形成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其中北江南岸公园碧道成功入选广东省露营亲水地图。
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江北江交汇。拍客 唐志光 摄
英德市被省河长办列入2020—2021年度万里碧道建设成效明显的24个县(市、区、镇)之一,并获得一次性1000万元激励;水边河碧道展现了生态自然的河流风光,为城市居民贡献了难得的野趣,获评省“最生态”碧道。
连南三江河。拍客 陈伟毅 摄
连南三江河碧道以“碧道+双城”理念实施碧道建设,打造集休闲、健身和娱乐为一体的“双城”碧道,助力“连州——连南”一体化;其中连南县段依托碧道建设醉美连南民族特色马拉松赛道,打造“瑶山那抹红”乡村振兴示范带重要节点,致力于将传统文俗活动与“碧道+”概念相融合,探索“碧道+水上运动”融合发展新模式。
连山吉田河。拍客 陈伟毅 摄
此外,连州市东陂河(石角片区)、阳山县七拱河、清新区滨江河(浸潭段,龙颈段)、连山县沙田河、佛冈县潖江等碧道展现了农村美丽的原生生态景色,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助力了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
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清远坚持底线思维,持续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2021至2022年,清远累计完成52宗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其中,2022年开工建设清新区大秦水库、连南县板洞水库等2宗病险中型水库除险加固。
在基本实现318万农村居民集中供水全覆盖的基础上,投资5.8亿元建设45宗农村供水提升工程,实际受益人口216790人,规模化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64%。
提前完成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整改提升阶段工作,完成整改项目2149个、涉及取水口数量3364个,完成整改进度100%。
去年,连州市成功入选水利部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佛冈县、连山县、清城区顺利通过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省级技术评估,新增节水型高校1家、节水型企业12家。
同时,清远加快推进中小河流系统治理,累计完成治理河道长度1703公里。
以走在前列的标准要求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
从省、市两级考核情况分析,清远市河湖长制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包括河湖长制工作投入相对不足、水环境治理任务仍然艰巨、水资源监管水平亟待提高、部分河长履职提效仍需加强等。
于日前发布的《清远市总河长、第一林长令(2023年第1号)关于贯彻落实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精神的动员令》指出,目前,清远已进入加快建设美丽清远的关键期和攻坚期,全市各级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
下一步,清远将全面贯彻落实好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治水的责任感紧迫感,以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补短板、攻难题,提高河湖长制各项工作水平和工作强度,推动全市河湖长制工作全面提质增效,以走在前列的标准要求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
南方+记者 陈立楷
通讯员 清远市河长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