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回罗坑,“酿”出产业致富路

南方+ 记者

“依傍罗坑的绿水青山,罗坑的蜂蜜产量高、质量好、口感佳,现在也是罗坑炙手可热的特色乡品了。”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瑶族村养蜂示范户赵艳君说。

罗坑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境内有林地32万亩,生态公益林28万亩,这里植被覆盖率高、野生蜜源植物种类丰富。春夏季节山上百花齐放,是养殖蜜蜂、酿制蜂蜜的天然蜜园。

走进瑶族村棉地,笔者看见回乡创业、与蜂为伴的青年赵艳君。他正逐箱查看蜂群健康状况,为蜂场蜜蜂度夏做好充足的准备。

“以前,市面上只有纯蜂蜜,很多买家也只吃过蜂蜜。现在我这边卖的是连巢带蜜,即从蜂蛹直接割下来的蜂巢蜜,其营养成分比蜂蜜更丰富全面!”赵艳君是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瑶族村委棉地村组的村民,在2015年初返乡时,看到瑶山蜂农辛苦取回来的野生蜂蜜,却卖不到好价钱,也找不到好销路,便毅然着手收购乡亲们的蜂蜜,通过电商平台解决蜂蜜销路难题。

现在赵艳君不仅取得线下实体店工商营业执照,还被评为韶关市曲江区农村创业青年的代表,其创建的瑶山蜜蜂养殖示范基地,解决了40余户罗坑瑶山困难蜂农蜂蜜销路问题。今年他将蜜蜂养殖规模扩至1000箱,在家乡罗坑镇的枫树坪大山深处放养,预计今年蜂蜜产值可达28万元。

“来自罗坑的蜂蜜不仅营养价值高,经过大自然水土的沉淀和勤劳小蜜蜂的采集,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丰富,深受广大顾客青睐。”蜂农吴伯说,养蜂业已成为该镇乡村振兴的又一特色产业。

据了解,去年全镇蜂农共50户养蜂2500箱,户均增收约有1.2万元。今年较去年同期养殖规模增加500箱,预计今年养蜂产值可达120万元,比去年增长20万元。

南方+记者 叶志强

通讯员 曾思明 周伟睿



编辑 杨韬
校对 李冠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