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不住了!遂溪美食频频被央媒聚焦!

南方+

近日来,先后有《味道·山海拾味》与《风味人间》摄制组前来开展实地采访拍摄。其间,摄制组对湛江遂溪特色美食进行全面的挖掘采集。

《味道》是央视科教频道创办的一档美食文化探索类的全媒体品牌栏目,栏目围绕“与文化学者同行、品鉴美食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定位,寻找原生态的特色美食,展示地域风情,传播中华美食文化。早在去年与今年春节,《味道》摄制组便已经在湛江制作了两期春节特别节目《味道•中国年味》。

同时,由《舌尖上的中国》导演执拍的《风味人间》也将视线聚焦到了湛江遂溪,《风味人间》栏目以食物为信使展现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让观众感受到食物蕴含的质朴情感和人文情怀。两档节目都深受观众的喜爱。

为何近期频频选择遂溪?《味道》栏目组的乔森导演说:“遂溪是一片物产丰富的土地,又临海,食材非常丰富而且新鲜,可以将完整的取材、烹制、品尝的过程更好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同时,湛江遂溪人的这种美食情怀也深深地吸引着我,代代相传的技法、由海洋文化所锻炼出的坚韧的个性,一一融合在美食中,更是别具一番风味。”

遂溪以其特色的美食与文化,深深吸引着来自全国的游客。亚热带季风气候和肥沃的土壤,成就了遂溪丰富的物产,至此,地大物博的遂溪,总是在上演一番“风味人间”的戏剧,多个优质农海产品丰富,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遂溪一张张闪亮的“金招牌”。当你漫步遂溪,从东到西,会遇见各类令人眼前一亮的农产品:海红米、莲雾鸡、火龙果、金鲳鱼、东风螺……土里长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产品,逐渐走向大众市场和国人餐桌。

遂溪近海滩涂面积广大。深海微生物较多、饵料充足、无污染的地理位置优势为瑶柱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石。扇贝可在外海浮于延绳筏网笼吊养,生长期不用投料投药,具有投资小、周期短、收益高、绿色生态等特点,为北部湾渔民转产转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瑶柱便是其中一种产品,它是扇贝闭壳肌的干制品,个头小、味道鲜、卖得好。做法也很家常,瑶柱鸡汤、酥炸瑶柱、瑶柱滚粥……小小颗粒似乎蕴含了无数能量,软绵绵的口感深受来客喜爱,入口即化也挡不住其间的鲜香。

遂溪下六沙虫远近闻名,产地草潭镇拥有长达17公里的海岸线,每当海水落潮,广阔的海滩露出地面,成群结队的渔民来此采挖沙虫。沙虫有不同的烹饪方法,蒜蓉清蒸沙虫以最简单的烹饪工序,保留了沙虫的原汁原味,味道鲜美嫩脆,轻咬一下,即可感受到沙虫满满的蛋白质口感,Q弹脆生,拌上调制好的蒜蓉酱,令人口齿留香。

而遂溪番薯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清朝时期。遂溪自然条件优越,日照充足、土地平坦,一年四季皆可种植番薯,为遂溪番薯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下六番薯别有一番风味,其皮薄光滑、入口香甜、无渣无根、口感爽滑,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不仅有丰富的物产,这片依山靠海的土地,也孕育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又在当地人民的智慧、勤劳下,荟萃出一颗颗文化璀璨明珠,遂溪醒狮、北坡游鱼等特色非遗项目代代传承,传递着属于遂溪的独特精神文化。

此次,通过美食文化的窗口,也将一展遂溪风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遂溪、来到遂溪,一睹遂溪之美。

【撰文】李卓蕙

【摄影】郭龙碧 陈文

【通讯员】刘桂军

编辑 卢泽宇 彭奕菲
校对 张芳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