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啦!陶艺、扎染、绒花……家门口的公益课,快带孩子来体验!

中堂政法
+订阅

暑假好消息!

为了让中堂镇的孩子们度过一个丰富多彩、充满艺术感的暑期,鼓励各村(社区)在暑期开展各类公益培训、亲子体验、传统国学等多元化活动,强化家庭成员共同参与艺术共育,丰富儿童在暑期的业余文化生活,东莞市文化馆中堂分馆将在7月—8月期间,继续开展2023年走进艺术系列公益培训活动。

本次开放学员招募的是走进艺术基层家庭美育系列,活动将配送到各村(社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活动分两批开放报名:

第一批:开放7月15日至7月23日活动共18场次

报名时间:7月11日开始

第二批:开放7月29日至8月13日活动共22场次

报名时间:7月25日开始

温馨提示:家庭美育系列为亲子活动,每场活动20组家庭,一组家庭报名1个学位即可,请确保有空余时间参加,避免资源浪费。

课程介绍

01

亲子陶艺制作课程

陶艺也叫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课程中,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学习陶瓷的历史文化知识,感受陶泥在手中塑造成自己想象的各种形状,生动有趣。跟着老师学习制作茶杯、盘子、碗、摆件等生活陶瓷用品,感受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陶艺文化。

02

亲子绒花花篮制作

绒花是以天然蚕丝和铜丝为原材料制作而成,多用于民间的民俗节事与礼仪装饰中。传统绒花的制作流程包括炼丝、染色、晾晒、勾条、烫绒、打尖、传花、粘花、包装等。随着科技发展,现代绒花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简约,制作起来也更加便利。课程设置了使用和绒花技艺相似的材料进行亲子体验,共同制作美丽的花篮。

01

02

03

亲子扎染福袋制作

扎染是民间一种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是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亦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课程通过了解和认识扎染的起源及传承,父母和孩子一起制作小福袋,在学习有趣的扎染艺术的同时,也增进亲子关系。

活动场次安排

报名注意事项

一、招生对象

本次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报名,1个孩子和1个家长为一组,只需要孩子报名1人即可,请勿重复报名。

二、报名规定

仅接受网络报名,请关注“文化莞家”“水乡中堂”微信公众号,并用手机号码注册“文化莞家”网站账号,以便提前了解各课程简介及报名要求,及时报名。

三、注意事项

1.报名结束后,工作人员会联系您告知上课事宜。

2.2023年系列公益培训班属政府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免收任何费用,学员须自备个人学习用品;

3.本年度系列公益培训班将启用“信誉分”制度,请假、旷课、未签到(及时补签后不扣信誉分)等行为将减少学员的信誉分。无故旷课超过两次、请假达三次的学员所剩信誉分将会过低,将取消其培训学位,且无法再进行培训报名。

温馨提示

为加快推进“文化强镇”建设,切实提高中堂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全民艺术普及”,东莞市文化馆中堂分馆开展2023年走进艺术系列公益培训活动。2023年中堂镇将按照“1+3+5+20”的培训点模式开展公益培训,全年开设不少于20个系列课程,培训人次不少于4000人次。课程涵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乐器、手工、陶艺、扎染、传统文化、瑜伽、广场舞等,培训班免费向市民开放,兼顾少儿与成人,力求面向更广人群献上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更精准、更贴心的文化服务惠及广大市民群众。

▲往期活动图片

活动火爆,学位紧张,抢不到也没关系!接下来,东莞市文化馆中堂分馆还将继续开展一系列走进艺术公益培训和共享文化活动,课程内容丰富多彩,请大家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水乡中堂”和“文化莞家”,及时接收第一手公益培训资讯。

资料来源丨中堂镇文化服务中心

编 辑丨程思敏

校 对丨彭文悦

责 编丨汀   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