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热!三伏天晒背真能养生?听听医生的提醒…...

深圳工会
+订阅

正式入伏啦!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啦!

每天感觉自己

正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

小伙伴们还好吗~

近日网上掀起一股“晒背风”

三伏天“晒背”也能养生?

一起来看看吧~

↓↓↓

晒背真能养生?

网友吵起来了!

网友们提到的“三伏天晒背”

主要是为了养阳

最佳体验时间在

初伏、中伏、末伏这三天

这样做是为了让体内的

伏邪排出体外

不仅能驱寒保暖

还能缓解抑郁、改善体质、改善肤色

记者以“晒背”为关键词

在某“种草”平台搜索

相关笔记超过357万篇

不少网友分享了晒背体验

在一条点赞量为1.9万的

晒背视频分享中

博主穿着加长款防晒衣

用遮阳伞保护头部

身体趴在瑜伽垫上

她表示这是她第二次晒背

分享中,她还提醒了一些注意事项

比如不可以空腹晒背

也有明星晒出晒背图!

↓↓↓

晒背真的有效吗?

有网友表示确实看到效果

有网友则表示晒背不当

容易造成中暑、晒伤

不是每个人的体质都适合

也有人不理解

空调房里不舒服吗?

医生提醒

不要盲目跟风

俗话说

“三伏晒对背,健康一整年”

医生表示,春夏养阳

三伏天尤其适合晒背

但最佳时间是

上午9点到10点,下午4点到6点

↓↓↓

在早晨太阳不是很强烈的时候晒一晒

时间不宜过长

不要在中午或下午的烈日下暴晒

避免晒伤哦~

营养师建议

“三伏天”减肥

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和运动

睡眠和休息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想通过单纯晒一晒就达到减肥目的

是不科学也是不合理的

“减肥需要管住嘴、迈开腿

做好合理的规划,自律锻炼。”

也有医生提醒

火气旺盛的人,不建议晒背

不要盲目跟风

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量力而行哦

三伏天科学养生

避开五大误区

网络上各种养生方法层出不穷

但并非适合所有人

避开以下五大误区

助你科学养生

↓↓↓

误区一

三伏贴包治百病

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中很重要的外治疗法之一,主要适用于治疗肺部、骨关节等方面疾病,以及适用于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虚寒型体质等人群。孕妇、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湿热体质和皮肤严重过敏的人群都不适合用三伏贴治疗。另外,贴三伏贴需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和病症进行用药。

误区二

绿豆汤喝越多越解暑

绿豆是寒性食物,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酷热天气下,冰凉的绿豆汤成为不少人喜爱的消暑佳品。但大量饮用绿豆汤容易伤脾胃,尤其是阳虚体质、湿气较重、四肢冰凉、易腹胀腹泻人群都不宜多喝。

误区三

防暑不怕凉

三伏天里,很多人都只关注如何防暑,喝冷饮、吃冰镇西瓜、洗冷水澡......炎炎夏日里这些消暑方式好惬意,但过度贪凉容易损害机体功能。例如,外出大汗归来,毛孔正处于张开散热的状态,在空调冷气或凉水的冲击下,毛孔会迅速闭合,导致体内热量无法散发,甚至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突然收缩,导致供血不足。而大量饮用冷饮,也会加重肠胃负担,引发身体不适。

误区四

伏天就要“以热制热”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有些人喜欢“以热制热”,通过促进身体排汗来达到消暑目的。体质虚弱畏寒、腰背和手脚易发凉、免疫力较低的这类人群,适合在三伏天用热水泡脚、喝姜枣茶、喝羊汤、晒后背、贴三伏贴等“热养法”让身体热起来。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以热制热”,内热体质人群如果采用“热养法”可能会导致上火,易出汗人群则可能因出汗过多引起心慌等不适症状。

误区五

最热时锻炼可提高耐热力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很多热爱健身人群即使烈日炎炎也依然坚持锻炼,以提高身体耐热力,但大汗淋漓会损耗体力和津液,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更要避免在户外过度运动,以防出汗过多导致血液粘稠而引发的心梗、脑梗等疾病。即使年轻人也需避开最热时段户外锻炼,以免中暑。

未来一段时间

我们都将处于“热热热”的感觉中

希望这些科学的养生知识

能够帮助大家健康过三伏~

- 内容来源 -

央视网、中国天气网、网友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