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别让这些口腔不良习惯毁了孩子的牙齿和颜值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订阅

现如今,孩子的牙齿、下颌的美观

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

如果看见孩子出现

牙齿拥挤、地包天、小下颌……

估计会让不少家长“脑壳疼”

头痛之余

有些家长可能不由自主在想

为什么自己家小朋友会出现这些情况?

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好多

但今天我们先来聊一下

我们比较容易忽略的一个原因——

口腔不良习惯

快来看看自己的小朋友有没有存在这些问题吧!

什么是口腔不良习惯?

所谓的口腔不良习惯就是指在一定间隔时间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反复重复一个相同动作,并不断重复。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是形成错颌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比可达25%。错颌畸形的发生及其程度与不良习惯的作用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等皆有关。家长发现孩子有下面提及的不良习惯时,应尽早干预,否则孩子的牙齿、外貌都可能受牵连。

吮指习惯

婴儿3-4个月时常常会出现吮指习惯,一般情况下,在2岁或3岁前吮指习惯可视为正常的生理活动,这种习惯通常会在4-6岁以后逐渐减少而自行消失,若此阶段吮指习惯频率无变化,则视为不良习惯。

吮指可造成多种不良后果,包括前牙出现类圆形开颌间隙,牙齿前突,牙弓狭窄,无法用前牙切断面条,也不能用前牙嗑瓜子等。长期有吮指习惯的儿童手指上常常可见胼胝,亦会有手指弯曲的现象。

吮指习惯所造成的错颌畸形程度更多会与习惯持续时间有关系,而与施加在牙齿上的力量大小关系不大。也就是说,如果儿童每次吮指的力量都非常大,但每次持续的时间却很短,则不会造成严重的错颌畸形。

相反,如果儿童每次吮指的持续时间都在6小时以上,或者睡觉时整个晚上将手指都置于上下颌牙列之间,那么势必造成程度较为严重的错颌畸形。

吐舌或舔牙习惯

换牙时期儿童常常会用舌尖舔松动的乳牙、乳牙残根或初萌的恒牙,如果该动作只是在较短时间内存在,则不会造成明显的错颌畸形,但如果这种动作长期持续存在,就可能会成为不良的舌习惯。舌习惯包括舔牙习惯、吐舌习惯或伸舌习惯等。

因舌习惯的性质不同,所致错颌畸形的机制及症状也各异。存在伸舌习惯时,经常将舌尖放置在上下颌前牙之间,使恒牙不能完全萌出,形成开颌间隙。

舔牙习惯常为孩子用舌尖舔刚刚萌出的下前牙,导致下前牙倾斜,牙齿间出现异常间隙,甚至可形成地包天。

唇习惯

咬下唇时,下唇处于上颌前牙里面、下颌前牙外面,从而形成一个使上前牙向外、下前牙向内的额外力量,导致上前牙龅牙并出现间隙,下前牙拥挤错位,下颌后缩,开唇露齿等畸形。

     上下前牙前后距离增大后,使下唇在休息位时自然处于上下前牙之间,且被上前牙覆盖,这种情况称为覆盖下唇习惯或继发性下唇卷缩,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咬上唇习惯形成的错颌畸形机制与咬下唇相反,可形成前牙开颌间隙、上前牙内倾、地包天等。

偏侧咀嚼习惯

由于一侧后牙区存在严重龋患牙而不能正常咬合,或是因多颗牙缺失及错颌问题后牙咬不到,导致该侧后牙无法行使正常或者应有的咀嚼功能,而只能由另一侧牙齿来行使咀嚼功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偏侧咀嚼习惯,导致面部偏斜

由于咀嚼侧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故该侧的牙颌结构发育良好,且该侧的牙齿具有良好的自洁作用;而废用侧由于咀嚼功能低下,导致该侧的牙颌发育较差,且牙列缺之良好的自洁作用,常常可见牙垢及牙结石的堆积,易导致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

咬物习惯

多见啃咬铅笔或者指甲。有些儿童在婴幼儿期养成了一些如咬衣角、袖口、手帕、被角、枕角及吸橡皮奶嘴等习惯,这些习惯从本质上讲与吮指习惯一样,都属于特定生长发育时期的正常生理反射行为,短期存在并无不良严重影响。

一般情况下,在脱离婴幼儿期后,随着大脑的发育及神经肌肉系统的成熟,这些习惯会自然消失;但如果这些习惯依然长期存在,就会成为影响口腔颌面部生长发育的不良习惯。在咬物习惯中,虽然不同患者所咬物品的种类繁多,但每个具体患者啃咬的动作往往固定在牙弓的某一部位,从而导致局部性开颌间隙的出现。

睡眠习惯

儿童睡眠时,经常用手、肘或拳头枕在一侧的脸下,有时会用手托着一侧的腮部进行阅读或思考问题,这种不良姿势如果持续、长期发生就可形成不良习惯,阻碍牙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可能导致面部结构的不对称。

不良吮吸习惯

吮吸功能是婴儿出生以后获取营养的必要条件之一。婴儿刚出生时,下颌骨位置偏后,正常的母乳喂养,能给下颌带来适当的功能刺激,使下颌生长并逐渐调整到正常位置。

而人工喂养时,则很可能因奶瓶位置不正、奶头孔大小不适及喂养姿势不良等造成婴儿下颌前伸不足或前伸过度,出现下颌后缩或下颌前突畸形,哺乳与下颌发育关系密切。

口呼吸习惯

正常的呼吸功能是通过鼻腔通道,以鼻呼吸方式进行。呼吸运动不仅使吸入的气体得到充分湿润、净化和温暖,同时也促进了颌面部的正常生长发育。

在某些特殊的生理条件下,人们也会偶尔用口呼吸,例如在运动时,需要吸入更多量的气体,鼻呼吸就会部分转化为口呼吸,但这并不会对口腔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

然而,当出现慢性鼻炎、鼻窦炎、鼻甲肥大、鼻中隔充血、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等疾病时,正常的鼻腔通道部分或全部被阻塞,只能被迫用口进行呼吸,久之便会引起发育畸形,如牙弓狭窄、腭盖高拱、牙列拥挤前突、颌骨前突或后缩等。

异常咀嚼习惯

通常是指咀嚼功能不足。口周咀嚼肌在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的同时,还会给予牙、颌、面部良好的功能刺激以促进它们的发育。若咀嚼功能减退,不但会引起咀嚼肌群组织结构的退化,也会使上、下颌骨发育不良而导致错颌畸形。

现代食物结构的变化在很多方面并不利于咀嚼功能的有效发挥,这也是错颌畸形、龋病和牙周病发病率增高的原因。加工精细、柔软以及黏性较高的食物更易导致错颌畸形。

因此,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在饮食结构的构成上,除了要考虑营养外,还应强调食物的物理性状,要多选择纤维丰富、粗糙、耐嚼的食物,从而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咀嚼功能,促进正常发育,预防错颌畸形的发生。

各位家长可以对照一下

留意一下自己的孩子

有没有形成这些不良习惯哦

如果存在

家长们一定要及时阻断孩子的不良习惯

并且让专业的口腔正畸医生检查后

决定是否需要早期干预

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发育畸形哦

口腔医学科地点: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6号楼3楼    

咨询电话:0757-83635768

专家简介

蔡超雄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会员。从事正畸专业多年,擅长对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牙列不齐、牙列拥挤、上颌前突、反𬌗等各种牙颌畸形的矫治。开展各种口腔矫治技术,包括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直丝弓矫治技术、外伤固定正畸联合矫治技术等。承担科室的科研教学工作,曾主持卫生局市级科研立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医学期刊文章,带教培养多名本科毕业生。

张宇红

医师

毕业于中山大学口腔临床医学, 1996年于上海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进修口腔正畸专业,擅长对各年龄段牙性错𬌗畸形的治疗,包括牙列拥挤、哨牙、地包天及儿童替牙期骨性错𬌗畸形。熟练应用多种矫治技术,如隐形无托槽矫治技术、MBT矫治技术、标准的方丝弓矫治技术,同时还开展片断弓矫治技术、口外支抗矫形技术、口内支抗(Nance弓、TPA)矫治技术、两期矫治术等。

吴敏婷

主治医师

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华口腔医学会(CAS)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委员会(COS)会员,WFO世界正畸联盟会员。临床专业方向主要针对生长发育期儿童及青少年错𬌗畸形形成的阻断治疗,协助在畸形形成早期发现不良口腔习惯及生长因素,及早破除,抑制不利因素,促进牙颌面正常发育。运用舌刺、双曲舌簧牙合垫、Frankle功能矫治器、肌激动器、Twin-Block等进行一期治疗,解除骨骼和肌肉对牙弓正常发育的限制。二期运用直丝弓、种植支抗等矫治技术纠正牙性错𬌗并获得良好的咬合接触关系,最终达到软硬组织的平衡状态。

马丽雨

主治医师

口腔正畸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佳木斯大学,专长于青少年和成人牙列拥挤、反𬌗、锁𬌗、开𬌗、深覆𬌗等错𬌗畸形的预防性、矫治性、保持性矫治。熟练开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直丝弓矫治技术,应用功能矫治器、早期矫治技术破除或减少儿童及青少年牙颌面正常发育阻碍因素,包括不良习惯、遗传等。擅长青少年牙弓长度保隙、助萌、阻萌等技术。

刘梦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硕士研究生,擅长青少年及成人各类错𬌗畸形矫治,隐形矫治,儿童早期矫治等。擅长牙列不齐,牙齿前突,反𬌗,拥挤,间隙等矫治。熟练开展活动矫治、固定直丝弓矫治、无托槽隐形矫治、微种植体支抗矫治等多项技术。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医学科

佛山市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作为“十二五”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十三五”、“十四五”佛山市高水平医学重点专科,医、教、研协同发展,齐头并进,一直走在佛山地区前列,开展牙体牙髓、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的诊治以及拔牙、口腔颌面部手术、儿童及成人牙列畸形矫治、各类型义齿修复、烤瓷全瓷冠修复、种植牙、牙齿美学修复等业务,可为各类患者提供综合、完善的口腔诊疗服务。近年来,中心以佛山市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为契机,与西北工业大学3D打印科创团队合作,开展临床3D打印新技术和3D打印下的仿生骨构建、种植体设计等基础研究,并成立数字化高新诊疗中心、3D打印医学研究中心,获得“登峰计划”专项投入近千万,推动学科发展再迈上新高峰。

随着基础建设的完善、诊疗规模的扩大,中心近年新添置牙科综合治疗椅、超声治疗机、数宇化口腔扫描仪、大视野 CBCT 和椅旁切削机等一大批先进设备。目前正积极与高校、高科技企业对接开展产学研合作,努力创建微创口腔诊疗中心,开展3D打印相关口腔诊疗新技术,奋力将专科建设推向更高的水平。

供稿 | 口腔医学科 马丽雨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