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行服务高质量发展深观察⑤| 绿色金融“碳”新路,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工作成果,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难题、赋能发展。

南方日报联合深圳中行开展“高质量发展深观察”系列报道,调研该行在加速深圳重大项目建设、服务制造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探索科技金融服务创新、践行金融为民初心等方面的生动实践,敬请垂注。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在创造“深圳速度”和“深圳效益”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绿色金融”成为构建平衡点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深圳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提升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布局中,中国银行全力打造“绿色金融服务首选银行”,并加速形成“中银绿色+”产品体系和服务方案。立足深圳特区建设,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以下简称“深圳中行”)坚决贯彻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深圳市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要求,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全行经营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各个环节,布局绿色金融领域并推进绿色金融创新产品落地,多项业务实现首单突破。

截至2023年6月末,深圳中行整体绿色贷款余额约1000亿元,绿色债券承销规模近30亿元。深圳中行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以“绿色金融活水”浇灌“绿色产业之花”,支持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筑体系

“银”领绿色金融治理架构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2021年,深圳首批11家绿色金融机构授牌,充分彰显了深圳绿色金融高速发展成效。深圳中行河套皇岗分行(以下简称“河套皇岗分行”)就是首批授牌的绿色金融机构之一。作为深圳中行重点打造的绿色金融机构,河套皇岗分行融科创金融、绿色金融、跨境金融于一体,致力于探索绿色低碳、深港融合服务新模式。

为探索碳中和金融机构建设,河套皇岗分行从2021年开始持续推动自身绿色低碳运营,按照深圳市绿色金融专营体系建设要求,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经营管理。通过倡导无纸化办公、鼓励绿色出行、厉行勤俭节约、加强能源管理等方式,河套皇岗分行2022年碳排放量较2021年下降约60%,节能降碳成效显著,剩余40%运营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已通过使用广东台山上川岛一期风电项目产生的核证自愿减排量(CER)进行抵消,实现了2022年度运营碳中和。

深圳中行在绿色金融之路的探索远不止于此。深圳中行相继于2021年和2022年发布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连续两年成为深圳四大行中率先发布环境信息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展示了这家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发展成果,深圳中行治理架构、环境管理制度、产品与服务创新、环境风险管理流程、环境数据治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并逐步扩大对自身经营活动的能源和资源使用情况、投融资活动的环境绩效和碳核算的披露覆盖范围,披露能力和质量取得长足进步,为深圳金融机构全面披露环境信息提供了有益实践。

深圳中行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制定绿色金融五年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纵深推进绿色金融创新,推动绿色金融与传统信贷、债券工具、科创金融、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消费金融等融合发展,形成绿色产品生态链。

创产品

“贷”动低碳生态提质增效

地处深圳东隅的大梅沙社区,是很多人心目中美好生活的样本,近年来,深圳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探索近零碳社区试点建设。作为深圳市第一批近零碳排放区试点社区之一,盐田区大梅沙近零碳社区一派新气象,绿色低碳正融入社区肌理,呈现城市未来绿色发展的图景。

“零碳样本”的背后,少不了绿色金融的助力。从高污染、高耗能、高碳排行业到绿色、低碳、可持续行业,深圳中行准确把握绿色低碳信贷投向,调整信贷资源,加强对绿色产业的精准支持。2022年9月,深圳中行为深石零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批复碳中和贷款1000万元,用于支持生物圈三号·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的绿色升级改造及绿色运营,标志着该行零碳社区改造领域的首笔碳中和贷款落地。据了解大梅沙生物圈三号项目通过技术改造结合运营管理的多元路径,预计一期可实现建筑综合节能率提升至85%,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85%,整体完成后,绿色能源比例将达到100%,并实现运营期间碳中和。

近年来,深圳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深圳中行以雨后春笋般的创新动能,进一步擦亮了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的“金字招牌”。早在2021年,深圳中行为某通讯公司提供“碳配额质押融资服务”,成为“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深圳落地的首单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业务,是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一次重要实践。2022年4月,深圳中行又联动太平保险为该通讯公司提供了“碳配额质押+保险”服务,落地粤港澳大湾区首笔碳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创新在绿色金融和实体经济间搭建起了一座桥梁,既盘活了企业碳资产,又促进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具有环境、经济双重效益。

汲取特区敢为人先的精神,深圳中行的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始终走在同业前列。为落实总分行绿色发展战略、推动业务绿色低碳转型,深圳中行制定了《ESG表现挂钩类贷款应用方案》,将贷款定价与企业ESG评级挂钩,根据ESG表现实行差异化定价,鼓励企业提升绿色表现。在《方案》基础上,深圳中行为KLDZ公司量身定制绿色金融服务方案,2023年初提供5000万元贷款,落地了该行首笔ESG表现挂钩类贷款。本笔ESG贷款的发放,有效拓宽了银企合作的范围,强化中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也体现出深圳中行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坚定决心。

“我们将绿色环保要求嵌入信贷管理全流程,包括客户分类、尽职调查、业务审批、合同管理、资金拨付、贷后管理、投后管理等各个环节。将环境(气候)、社会和治理风险评估纳入客户和项目风险的重要评价维度,扎实推进绿色信贷建设。”深圳中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总分行绿色金融战略规划,践行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圳中行紧抓绿色金融发展的市场机遇,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促转型

“碳”索绿色产业融资渠道

在深圳产业升级进程中,支持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深圳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新课题。深圳中行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始终致力于为新能源车企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同时持续推动创新产品的尝试和落地,通过境外债、绿色信贷资产支持票据等创新特色工具,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效优价廉的债券市场直融资金。

比亚迪汽车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汽金”)自成立以来,不断为消费者度身定制更多样化的购车贷款选择。随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迅猛增长,深圳中行作为联席主承销商为比亚迪汽金发行多期绿色资产支持证券,支持新能源车企多元化融资需求,助力新能源汽车消费信贷领域健康发展。

2023年以来,深圳中行作为联席主承销商助力比亚迪汽金成功发行两期个人汽车抵押贷款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合计发行金额150亿元。两期项目单期发行规模均创比亚迪汽金历史新高,进一步深化了深圳中行与比亚迪集团在债务资本市场领域的合作,为推动国产新能源汽车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绿色能量”。

近年来,深圳中行通过机制建设和创新举措,大力推动绿色债券发展,率先引入立体化“绿色债券配套机制”,加强绿色债券投资、承销、发行联动,在优质债券项目上形成良性互动。针对清洁能源、水治理、绿色建筑等重点行业,主动挖掘本地绿债发行需求,为“绿色市场”源源不断注入创新动能。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绿色金融五年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深圳中行紧密围绕“成为绿色金融服务首选银行”这一战略目标,将持续深入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大力度支持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更多精彩内容↓

>>>深圳中行“金融赋能深圳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撰文】许懿

【摄影】朱洪波

【海报】文海燕

【通讯员】王雪媛


编辑 李定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