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你的一刻钟生活圈里,药店、健身房、超商、幼儿园等一应俱全,普通人绝大多数日常生活所需,乃至“一老一小”的养老、托育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是不是你心目中的便民生活圈?
“城市居民一半以上的日常消费支出都集中在社区周边一公里之内,也就是步行十五分钟的距离。在这个范围内,消费的潜力还很大。”今年3月,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金竹社区是增城区唯一试点
记者获悉,广州市增城区将以荔城街金竹社区作为试点,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快完善生活圈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生活,让社区居民生活更便利,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赋能“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荔城街金竹社区党组织成立于2003年3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位于荔城街金竹环路108号,由锦绣国际一、二、三四期,金竹家园以及敏捷广场三大区域组成,社区总面积约0.7平方公里,居住居民7100户,约22465人。
金竹社区作为一个主城区中央的综合社区,拥有完善的硬件设备以及交通条件,临近增城区图书馆、增城城市馆、区实验小学以及东汇城商业圈等重要场所,为小区居民日常的生活起居提供了不少便利,但作为一个人口基数较为庞大的社区,居民的日常管理工作就成为社区短板。
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
荔城街作为增城区主城区,而金竹社区作为主城区的核心区,“圈”内拥有敏捷商业广场、颐康中心、幼儿园、园林公园、大型餐饮、药店、影院等设施。金竹社区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重在完善社区消费的供给设施,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推动社区消费场景更好满足居民需求。
7月7日,金竹社区召集20多名居民代表、物业管理公司代表,召开座谈会。针对该社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座谈会上,会议围绕“一刻钟便民圈”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度解读,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广州市商务局关于下达2023年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消费枢纽建设事项)部分项目转移支付资金计划的通知》等开展了现场交流答疑。
居民代表围绕着生活需求、物业公司代表围绕着管理难点展开了交流和探讨,针对智慧社区建设、公园设施不足、家政服务缺乏、垃圾收集点环境简陋、社区内指示牌不足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除了召开座谈会外,金竹社区还通过上门宣传、社区活动现场宣传等方式,向居民征集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议。
社区党委书记顾赵骅表示,接下来社区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继续优化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配置。“我们之后将围绕智慧社区建设、完善公园设施、社区指示牌、补充家政服务、升级改造垃圾收集点环境等内容,为社区居民生活提供便民措施,让居民有更好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社区商业是城市消费的毛细血管,也是居民消费的最后一公里,更是繁荣消费市场、为城市增添烟火气的重要场景。”荔城街经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可以解决社区商业网点布局不均、设施老旧、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更好地适配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并且达到促进就业、拉动消费的效果,以此畅通城市微循环,赋能“百千万工程”落地实施。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龙永辉
编辑:张远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