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湾、麻岗河拟挂牌“幸福河湖”,解锁了河湖管护新密码

南方+ 记者

7月10日上午,电白组织召开全区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会议对电白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进行总结,并研究部署当前和下一阶段治水治林工作,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作为今年河湖长制工作的重点,茂名市探索“三位一体”创建全域幸福河湖,以流域综合治理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其中,2023年计划创建幸福河湖450公里,包括22条河流(湖)。按行动计划,今年年中,茂名市将对全市部分幸福河湖进行提前认定,其中有11条条件成熟的幸福河湖经组织专家验收合格后,将进行“幸福河湖”挂牌。

麻岗镇坑内村在湖边立起生态保护宣传标语。张鹏飞 摄

记者了解到,电白上报水东湾、麻岗河作为提前认定挂牌的“幸福河湖”,并于近日顺利通过验收,预计近期将正式完成挂牌。同时,电白区幸福河湖创建实施方案已初步拟定,以大力推动建设江河安澜、秀水长清、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构建新时代人水和谐治水新篇章。

七水共治

创建全域幸福河湖

何为“幸福河湖”?其核心是全方位体现“幸福”二字,是从“美丽河湖”到“幸福河湖”的升级,因此需进一步聚焦流域高质量发展与民生福祉。

茂名水利“十四五”规划锚定“一河一网一中心”治水路径,“一河”便是建设茂名幸福河湖。按照相关文件介绍,幸福河湖创建的核心内容是“七水共治”,即永宁水安澜、优质水资源、宜居水环境、健康水生态、先进水文化、绿色水经济、高效水管护。在茂名的规划中,其将统筹起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文化旅游、中小河流治理、城市污水设施建设、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农村污水治理等工作,进一步提升茂名市河湖治理水平,持续改善河湖面貌,打造安全、生态、健康、美丽、宜居、富民的茂名幸福河湖,构建新时代茂名人水和谐治水新篇章。

2022年,茂名着手幸福河湖创建的顶层设计,经过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出台茂名市幸福河湖创建实施方案、技术指南、评价办法“1+2”文件。2023年茂名市政府工作报告和茂名市2023年第1号河长令,再次为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创建工作加码提速。

按相关规划,着眼于“流域”这个概念,茂名将分期分批推进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84条河流的幸福河湖创建。其中,2023年将完成450公里河流创建工作,力争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域幸福河湖,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域高质量幸福河湖。

沙琅镇新城公园水清岸美。何伟 摄

在电白区,符合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创建任务的有大社河、黄岭河、袂花江、那霍水、华垌河、观珠河、郁头鹅河、寨头河、麻岗河、马店河、儒洞河、龙湾河、黄羌河、秦村河、水东湾15条河(湾),总长度约342公里,涉及18个镇(街道)。

按电白区拟定的幸福河湖创建实施方案,15条河(湾)的创建任务将分年度分批次有序推进。其中,2023年前创建长度不低于创建任务的20%。2024—2025年稳步推进,每年创建长度不低于创建任务的25%;到2025年,70%的任务对象达到幸福河湖标准。2026—2035年补短达优,开展剩余30%的幸福河湖创建工作的同时,巩固和增强幸福河湖创建成效,实现全域高质量幸福河湖。

“2023年,电白区幸福河湖创建任务长度约67公里。”电白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考虑中小河流治理、万里碧道、河湖健康评价等项目实施情况,2023年,电白区计划推进水东湾、寨头河、龙湾河、麻岗河4条河流5段幸福河湖创建,梳理出幸福河湖创建的实施项目共7个,计划投资16.1亿元,至今已完成投资8.2亿元。

记者从电白区水务局获悉,电白上报水东湾、麻岗河作为提前认定挂牌的幸福河湖。6月19日,茂名市河长办组织对电白区提前申报认定幸福河湖挂牌工作进行评估,水东湾、麻岗河顺利通过验收,预计近期将正式完成挂牌。

水岸同治

河湖常态化保洁全覆盖

越过海堤路,登上堤坝,沿绿意盎然的沿湾碧道一路前行,便是一眼收不尽的湾畔海景。放眼望去,茂密连片的红树林随风摇曳,一只只鹭鸟掠海盘旋,悠然自在。过去由于水产养殖无序开发、养殖尾水和生活污水胡乱排放,水东湾近海生态环境曾经是电白区生态文明的一道“伤疤”。如今,经整治后的水东湾畔焕然一新,远处的千亩红树林更是群鸟出没。

从“城市伤疤”到“如诗如画”,水东湾华丽蝶变的背后,离不开电白对水环境的大力整治。

改善水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水里和岸上两手发力。电白坚持治水、治污相结合,紧扣河湖“清漂”、河湖“清四乱”、污水综合治理等工作任务,把城乡水系整治与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精准治理行动——

2021年6月以来,电白全力推动近海水产养殖整治工作,对在禁养区内和非禁养区内的虾塘分别实施清退和尾水治理,同时加强对全区138个入海排污口的溯源整治和规范化管理。作为海滨湿地公园建设工程的一部分,自2022年11月开始到2023年5月,电白将对园内2.13公顷外来红树纯林采取树种改造的方式进行红树林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大力构建“美丽海湾”。

去年8月起,电白区已落实河湖管护县级统管机制,落实河道专项管护资金870万元,启动电白区河道保洁服务项目,落实第三方公司统管全区657公里河道保洁,常态化、高效化开展河湖“清漂”保洁工作。自实施河湖保洁整县统管机制以来,电白通过“第三方+河湖管护员”模式,实现全区河湖常态化保洁全覆盖。截至今年6月中旬,第三方河道保洁公司已清理河道365.32公里,清理水域面积24.32平方公里,清理垃圾、水浮莲等漂浮物约7300吨,河湖水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霞洞镇东坡河一河两岸整洁干净。何伟 摄

2022年11月,总投资17.87亿元的水东湾片区城镇支次管网完善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拟新建管网416.21公里,涵盖7个镇(街道),预计2023年底前完工。项目建成后,将基本实现水东湾沿岸周边区域道路的雨污分流,水东河片区、森高河片区及环水东湾流域水环境将得到系统性治理。

全区19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出水水质达标。同时,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2023年6月中旬,全区3761条自然村中已有1950条自然村完成污水治理,治理率51.85%。2023年市新增下达457条自然村治理任务,已完成303条,完成率66.3%。

全区7个地表水国考、省考、市考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标。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2022年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年度高质量水源林造林任务4131亩、高质量水源林抚育任务8000亩,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3平方公里,超额完成市分解的治理任务,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如何从“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跨越?重点在于以流域为单元的系统性治理。电白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电白将结合绿美电白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深入推进幸福河湖创建,不断增强河湖、森林、农田等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推动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以水为脉

建设“碧江蓝海工程”

夏日早晨,漫步在共青河岸,一湾清水流淌,偶见鸟儿翱翔翩跹,美不胜收。步入林头镇槟榔村共青河段,举目望去,一河两岸之间,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让人心旷神怡……这是电白·好心碧道的一段,发挥着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景观与游憩系统构建五大建设任务和共建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一项提升任务。

近年来,茂名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至今,茂名累计建成“好心碧道”约200公里,构建了“九脉归一、五片共辉、湖湾点萃”碧道空间格局。

“九脉归一”以鉴江沿线建设茂名碧道主线,打造“鉴江山水田园画廊”,以九条主要支流,包括东江河、北界河、小水河、曹江河、大井河、南塘河、罗江、袂花江、小东江作为碧道支线,构成茂名碧道系统的骨架。“五片共辉”依托茂名市域五个主要流域范围的众多中小河流,构建碧道线路,成为鉴江碧道主线及九条碧道支线的重要补充;“湖湾点萃”则以茂名露天矿好心湖、电白水东湾、信宜高城水库、尚文水库、高州水库等湖湾湿地为基础构建的碧道,是全市碧道系统的点睛之笔。

经万里碧道“升华”,“水生态”的内涵有了极大延伸。

坡心镇高圳车村水景观美如画。何伟 摄

电白区位于广东西南沿海,依托自然禀赋、水系格局和地方文化特色结合茂名碧道“九脉归一、五片共辉、湖湾点萃”的总体空间布局,以碧道建设为牵引,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协同推进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景观与游憩系统构建。其中,打造出了环水东湾、沙琅江、龙记河等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碧道。

记者从电白区水务局获悉,2023年省下达电白碧道建设任务为10公里,其中沙琅江林头镇段碧道工程建设任务7.5公里,计划投资3000万元,目前正在建设中;琅江碧道工程建设任务2.5公里,计划投资1422万元,目前已建设1公里。

此外,电白正加快建设集水环境综合治理、区域防洪、公路交通、碧道骑行慢行、野外休闲娱乐、新农村居住、滨海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碧江蓝海工程”,重点打造坡心镇高圳车村、七星村、山寮村和高地街道后湾村连片示范带;沙琅江百里沿江风貌带、水东湾百里环湾风景线,塑造电白生态发展与乡村振兴“水乳交融”的“样板线”。同时,依托水利工程和河湖水域为载体,推进水情教育基地、节水科普基地、水利风景区、亲水乐水载体建设,因地制宜打造河湖文化景观,讲好“水故事”。

由万里碧道所构建起的优质水生态,将不断释放美丽乡村的生态红利,未来将有望引领沿线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进一步探索形成“以水养水”新业态,助推电白经济发展,建设江河安澜、秀水长清、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南方+记者 邓建青

通讯员 邓茂忠

编辑 李阳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