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罗定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的决策部署,在提升技能、促进就业创业、打造人才库等方面持续下功夫,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坚实支撑。
创新“培”,熟练掌握技能
罗定市深入各镇、村挖掘名厨好店,面向城乡劳动者采取“送教下乡、送教进村”、厨艺展示交流等灵活形式,组织开展“粤菜师傅”精准培训,打响罗定豆豉鸡等本土特色粤菜品牌;聚焦先进制造业、高新电子等产业,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实施技工教育“强基培优”计划,探索建立技工院校专业、课程动态调整机制,整合政企校资源,推动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在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罗定培英中等职业学校2所院校建设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支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家政服务类的技能培训,推动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与知名家政服务企业、月子中心、医疗机构等深度合作,高标准打造“罗定月嫂”品牌。今年以来,罗定市发放技能提升培训补贴和生活费补贴70.72万元,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53人次、“粤菜师傅”培训207人次、“南粤家政”培训969人次。
融合“产”,带动就业创业
积极探索“粤菜师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深化“粤菜师傅”工程和红色教育、“厨师村”文化、农业观光休闲的结合,利用罗平镇长岗坡、黎少镇梁家庄园、金鸡镇大垌粤菜师傅名村等景点开发建设美食旅游线路,举办稻米节、荔枝旅游文化活动等,吸引大批游客到罗定旅游,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创业。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罗定市技工学校等院校适时优化专业布局,紧贴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开设专业10个,增强与主导产业的契合度,与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等22家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其中粤港澳大湾区企业15家),建立企业实习实训基地20个,开设冠名班3个。2020年以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带动罗定市创业就业约1.5万人次,“罗定月嫂”品牌逐渐得到珠三角家政市场认可,普遍月薪可达8000元以上且供不应求。
科学“育”,丰富人才资源
出台《罗定市产业人才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等6项人才配套政策,建立健全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抢抓禅城对口帮扶的政策机遇,强化与广州、深圳、佛山等湾区城市协作配合,建立两地家政服务人员联合培育工作机制,聚焦居家、母婴、养老、医护重点项目,强化技能培训,致力打造“湾区”家政服务人才输出地。截至今年5月底,共培育“粤菜师傅”中式面点师63人、中式烹调师249人、广府风味菜厨师3563人、广式点心制作厨师3038人;全市获得五星级“粤菜师傅”称号7人、四星级“粤菜师傅”称号4人、三星级“粤菜师傅”称号2人;获得“云浮工匠”称号3人、“云浮市首席技师”称号1人;大师工作室8个。在广东“南粤家政”第二届技能大赛云浮市选拔赛中,荣获医疗护理项目第二名、第六名。目前,罗定市有人才资源总量12万人,人才资源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8.99%。
来源 | 云浮日报 通讯员 | 曾伟明、卢洁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