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电子报上新啦!

南方周末
+订阅

2023年7月6日,南方周末电子报第2054期更新。

一字之差,一场变革:一年内超15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更名

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正脱离知识生产主战场,越界到科技界知识生产的腰部地带以降维收割的方式哄抢科技资源,“做大活做不了,做小活又体现不出它的重点性,是对国家设立重点实验室目标的偏离。”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6月29日,至少有150个“国重”完成重组、改名,超过了总数的四分之一。

相比以前,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后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不需要做全优生,但要做单项冠军,必须有独门绝技,给国家分忧解愁。”

北大副教授打官司:为了右眼,维权八年

范晓蕾早已忘记右眼受伤前,那个正常的世界究竟长什么样。“医生说,你脱离正常记忆很远的时候,你会适应。就像一个小孩子,他生来看不见,就不会有任何痛苦。”

博士学历、任教燕园的确令范晓蕾在诉讼中比普通人多了些优势,然而,象牙塔内外的巨大反差也令纠纷中的人与事显得更为复杂。

在走红的视频里,范晓蕾觉得悲哀,她不能单刀直入地讲述自己的伤害,反而还要叙述励志治学的经历。

退学重考后,人生道路会得到修正吗?

“从小到大,大家一直处在一个竞争性的体系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好像把别人一个一个挤下去,自己才会获得胜利。大家会认为,从桥上掉到桥下的过程是非常可怕的,桥下就是万丈深渊的感觉。”

退学谈话,班主任试图说服她:你都已经读了一个学期了,退学是在折腾,浪费时间。

他决计毕业后不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但又要泡在实验室里消磨时间,做的一切看上去都像无用功。拧巴到了研二下学期,杨北辰决定退学,再考一年计算机硕士。

谁来为我们的房子养老?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

在大量房屋步入“中老年”后,为房屋养老的急迫性开始凸显。

房屋维护得好,房价就能得到支撑,有助于存量房贷不良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新药临床试验乱象调查:专家“滥接”项目,协调员屡踩红线

“别家公司的临床研究协调员能写,为啥你不能写?你不写病历的话,研究者就迟迟不写(病历),你就推不动(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和机构数量双双增长之后,试验的分配却出现分布不均的现象,“忙的忙死,闲的闲死”。药企不敢轻易将项目放在新机构中,一股脑地向头部临床试验机构扎堆。

在公开途径,南方周末记者没有查找到相关伦理委员会终止临床试验的案例,在国家药监局的官方网站上也没有查到对临床研究协调员的处罚案例。

AI火了,实控人离了

“先安抚市场,达到减持的目的,钱到手了,最后借不借,借给谁,都是自己说了算。”

“证监会对股东减持的监管很严格,实控人减持的股份是有限制的,但如果前妻不是董监高,买卖股票相对受到的限制会少很多。”

AI板块203家上市公司中,年内已有79家公司发布减持公告,占比近四成,而期间披露股东增持的公司仅有2家。

筑墙挡景背后,旅游景区也玩资产证券化

不少地方将旅游景点纳入城投平台资产,以门票收入或景区设施使用凭证作为底层资产进行抵押,打包成金融产品向社会融资。

提高社会融资的第一步是拆分经营权,将这些经营权出售也能为景区带来收入。

风景名胜区内的索道、观光车船等游乐设施的使用凭证均能被用作融资底层资产。“关键是有稳定的现金流。”

马未都聊唐诗宋词:读词一定要读晚宋词

马未都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热情的文学青年。1980年代初在杂志上发表小说,读者来信像雪片般飞来。如今快到70岁,他兜兜转转又变回了“文艺青年”,这次是在网上直播卖自己的书,读者的订单依然如雪片飞来。

“我年轻的时候以文学为生,文学曾是我的至爱。”马未都说。谁都知道他是大收藏家,办博物馆,上电视鉴宝,但那段以文学为生的时光,也足够精彩。他在《青年文学》做编辑,力挺发表了王朔的成名作《橡皮人》,也出版过王朔的小说集,同一批还有刘震云的作品集。当2020年新冠疫情来临的时候,博物馆关了,节目也没法录,顿时闲了下来,他想起了年轻时候的“至爱”——唐诗宋词。

打开南方周末APP,海量优质原创内容等你来看

1️⃣ 超过1000万字/年南周原创内容,可看可听

2️⃣ 30+门优质人文课程,包括《我们的苏东坡》《大明故宫》等万人追更视频课

3️⃣ 500+期《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珍稀历史报刊库

4️⃣ 数百位当代风云人物访谈,倾听时代的声音 ……

更多2054期电子报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