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巧克力”得甜蜜丰收,在韶关乐昌市云岩镇长塘村150亩“巧克力番茄”基地里,乐昌沧海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正忙着采摘,一排规规整整的架子上,生机勃勃的番茄苗缠绕其中,一串串红褐色、黄的和尚未成熟的青果从下而上挂满了枝头。工人熟练地将成熟的小番茄轻轻剪下,放进筐里,再搬运装车。基地另一边同样忙碌,工人对采完果的番茄苗追肥、除草、清沟,用心呵护果苗,保障下一批果子的丰收,好一幅和谐又喜悦的丰收图。
乐昌沧海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杜师傅正在查看“巧克力番茄”的生长采摘情况。杜师傅说:“这里海拔有790米,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可以种出高品质的西红柿,我们对西红柿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我们会指导社员进行修剪侧蔓、去除老叶,把前期长势不好、表皮有伤的直接摘除,我们的底肥用了很多的有机肥,在结果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根据长势控制产量,这样种出来的小番茄水分非常足、酸甜可口。”
据介绍,早在2022年云岩镇就在这里试种了一批“巧克力番茄”,考虑到这里土壤好、海拔高、日照充足、气温相对低的自然条件,种出来的番茄结果期比其他地方长,霜降之前都可以持续结果,每亩可产一万多斤,每斤可以卖到10多元的价格,加上“巧克力番茄”的品种优势,皮薄肉厚、汁多味美,吸引到了一批稳定的经销商,已经不愁销路。试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乐昌沧海农业专业合作社带领社员把种植面积扩大到150亩。
发展规模种植还吸收了当地一部分劳动力,西红柿种植是精耕细作型产业,从移栽、管护到成熟采摘,每个环节都需要工人。当地工人在基地务工也有一笔可观的收入。“我是本地的,从栽种开始就在这里务工,做一些搭架、施肥、剪枝、除草的工作,不仅能学到种植技术,每天能挣100多元。”村民廖女士说。
近年来,韶关乐昌市云岩镇通过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将分散与闲置的土地通过整合、流转后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推进果蔬种植产业化发展。还充分发挥气候、土地、技术优势,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高山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山果蔬种植,打造高山果蔬品牌,通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规模化蔬菜产业,带动村民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高山果蔬已经从一个地方品种,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品牌产业。
【撰文】阙紫晴 通讯员 余树明 李淑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