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丨新一代青年在诗词书画中寻找“龙溪精神”

外海发布
+订阅

在诗词歌赋里

在历史遗迹中

在书画作品上

在建党102周年之际,

外海街道新一代青年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学习“龙溪文化”

一句句诗词、一幅幅墨宝、一张张画卷、一个个遗址,

外海以诗书画展传承龙溪之光,

让新一代青年干部、学子

感受一次凝心铸魂强根基的精神洗礼

“龙溪精神”在莘莘学子中传承、发扬

7月5日,外海街道举办“红心向党 翰墨颂情”庆“七一”活动,邀请辖区内16名选调生、网格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学生,参观体验龙溪文化,共同在诗词书画中探寻“龙溪精神”,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坚定信念。

在诗词歌赋中寻找“龙溪精神”

“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是外海人一直传承的奋斗精神。”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陈飘石在整理汇编“龙溪遗稿(第一辑)”时,探寻到了外海人刻在骨子里的实干、创新、争先。

当天上午,陈飘石通过生动的故事、平实的语言向选调生、网格员代表讲述外海杰出文人的诗词作品以及外海历史,介绍编撰诗词集时在研究、收集、整理以及推广方面所作的努力,体会老一辈外海人拳拳的爱国之心,引导、鼓励各新一代青年积极参与外海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随后,选调生、网格员代表前往外海五大祠、青青读书会旧址、实地感受其独有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探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现代化发展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在红色遗址和书画作品中寻找“龙溪精神”

下午,外海街道文体服务中心负责人、外海街道文化服务公司经理、江海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马均贺担任红色宣讲员,并对现场悬挂的82余幅诗词、书法、绘画作品进行鉴赏,带队探寻五大祠每个角落,用语言“还原”场景,为大家搭建“走向”红色历史的“桥梁”,讲“活”红色历史,教育引导近百名小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听党话、跟党走,勿忘昨天的苦难,铭记百年艰辛所铸就的光辉成就。

在2名领诵员的领诵下20余名学生齐诵《少年中国说》,发出他们的青春誓言。少年的朝气蓬勃传递着“少年强则国强”的豪迈气概,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响彻云霄,他们用深情的朗诵把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融入到字里行间,以充沛饱满的感情,自信大方的形象,展现中国少年的风采,切实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表达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美好的祝愿。

活动中,书画爱好者纷纷挥毫泼墨,舞动丹青,为小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送来了一场丰盛的“文化艺术大餐”,向大家赠送了一幅幅充满励志内容的作品,每一幅书画作品都饱含着对孩子们的殷殷嘱托。书画家们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告诫孩子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勇往直前;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保持执着和毅力,永不放弃。现场大家细心观摩、认真聆听,用心体会,时不时给予热烈的掌声。


来源:江门日报(记者/何榕 通讯员/汤旭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