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立体育秧或将成为广东水稻育秧的主要生产模式丨首席谈农技㉗

南方+

针对现代种苗工厂化生产模式、穴盘精量播种技术、蔬菜种苗自动嫁接技术、温室种苗生产物流输送技术、穴盘苗品质控制技术以及温室立体育秧技术等内容,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设施农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辜松、蔬菜智能生产装备专题专家夏红梅以及种植设施装备研发与推广专题专家程俊峰做客科创中心直播间,为大家详细分享工厂化设施育苗的重点难点。

《首席专家谈农技》直播第二十七期直播现场

《首席专家谈农技》直播第二十七期直播现场

将一个个空的育秧盘整齐有序地放在输送带上,机器自动填入基质、浇水、播种、盖土,短短十几秒,一个个完整的育秧盘成品便大功告成,这便是工厂化育秧。它是指将传统的农田育秧方式转变为在专门的育秧工厂中进行育秧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它通过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对育秧过程的精细化控制和高效率生产。工厂化育秧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直播现场,首席专家辜松详细介绍了现代设施农业和工厂化种苗生产的关键技术与装备。他回顾了国内外蔬菜种苗嫁接机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嫁接机推广与应用的技术路线及存在的问题。他强调,研发和推广嫁接苗规模化生产装备与技术是解决广东省蔬菜嫁接种苗供应不足的重要途径。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此外,辜松首席针对设施种苗生产中低效率的问题,总结了常见的穴盘苗输送方式,包括多层搬运车、输送带和大型移动苗床输送三种档位。他还详细介绍了团队针对国情开发的轻简化大型移动苗床搬运方式及装备,该方式在提高输送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还能降低大型移动苗床输送系统的成本。 

受访者供图

穴盘精量播种机是工厂化育苗生产的核心装备。蔬菜智能生产装备专家夏红梅介绍了穴盘精量播种机的主要类型和选型依据,并分析了影响播种作业质量的主要因素。她还介绍了作业参数的调节方法,并展望了穴盘播种机实现智能、高速、精量播种的技术发展趋势与途径。  

受访者供图

针对广东省双季稻生产方式下春耕抢种育秧工作的重要性,种植设施装备研发与推广专家程俊峰介绍了工厂化育秧技术中的温室立体育秧流程和主要设施装备。温室立体育秧因其高单位产出率和土地利用率,能够消除不良自然气候对秧苗生产的影响,确保及时抢种。这将成为广东省水稻育秧工作的主要生产模式。 

受访者供图

辜松教授带队赴罗定百草园南药种苗生产基地调研种苗生产情况

辜松教授带队赴罗定百草园南药种苗生产基地调研种苗生产情况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四级调研员胡群宝为《首席专家谈农技》设施农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团队专家颁发“优秀团队”荣誉证书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四级调研员胡群宝为《首席专家谈农技》设施农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团队专家颁发“优秀团队”荣誉证书

专家团队

广东省设施农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团队成立于2019年,由华南农业大学的辜松教授担任首席专家,并组织了省内涉农高校和科研事业单位的学者担任专题专家。该团队还汇集了广东省内蔬菜、种业和装备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设施农业种植技术与装备协作联盟,辐射了珠三角、粤东、粤西及粤北地区。在成立的4年里,创新团队陆续开发了穴盘精量播种机、蔬菜种苗嫁接机、水培叶菜物流化生产系统等装备。他们还撰写了12本技术手册和7份技术报告,并在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以及省内外的设施专题会议期间免费发放。这些努力推动了设施装备技术的发展,并扩大了广东省设施装备技术在国内的影响力。该团队还发表了40多篇学术论文,编制了8项生产农艺流程,制定了2项生产技术规范标准。他们创制了13套设施工厂化生产装备或系统,研制了2套智能管控系统,并申请了19件发明专利和11件实用新型专利。此外,他们获得了8项软件著作权,实现了1项技术成果转化。团队还建立了5个示范基地,并开展了5项示范、推广标准或技术,培训了5000人次以上的基层技术人员。

编辑 惠婷婷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