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韶关仁化县长江镇立足“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及粮食生产安全任务,创新推出了水稻“认养”种植新模式。目前,辖区内有9个村推行该模式,认养面积共100亩。
“水稻认养,增香优南香粘,黄谷1亩。”在长江镇木溪村村民饶世腾家的水稻田里,竖着一块这样的圆形牌子,尤为显眼。水稻品种、谁认养,牌子上写得清清楚楚。
“销路不用担心了。再流转一些土地来耕种,可能有600多亩。”饶世腾说。
长江镇地处粤湘赣三省交界,生态环境优美,农特产品丰富,受制于地理位置因素,农特产品“走出去”难度较大。如何破解难题?长江镇及驻镇帮扶工作队周密谋划,组织开展“我在木溪有点田”水稻认养活动,取得示范效应后,以点带面在全镇推开。目前辖区内有9个村推行该模式。
“目前活动在全镇推开,已有18个企事业单位和20人参与认养,共100亩。”虎门组团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驻木溪村第一书记张凯说。
长江镇党委副书记刘敏介绍,长江镇认种的面积已经达到100亩以上,销售额达20万元以上。预计100亩水稻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带来4万元以上的收入。
据悉,水稻认养模式主要以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通过预付款或全款的方式,认养半亩或一亩稻田,认养全程由当地经济联合社托管,粮种上依托广东省农科院精挑质量好、口感好的优质种子,选址上细选土地肥沃、土质健康的稻田,管理上通过“强镇富村公司统筹+经联社监管+农业技术人才指导+种粮大户实施”的模式全程打理,并突出绿色有机种养,从稻田到餐桌全方位打造绿色无公害优质大米,让认养人吃得放心、吃得安心。收成后通过大米一体化生产加工线处理稻谷,并提供免费配送服务。
“强镇富村公司全程跟踪、托管。从品种的选育、田间管理、收货包装到配送等环节,均参与统筹实施。”刘敏说。
水稻认养后,认养人可自行耕种,也可全程托管选择性参加感兴趣的耕种环节,体验新奇的农耕乐趣。水稻认养让水稻的产业链也得到了延伸、附加值得到了提升,同时带动了农业观光、餐饮民宿、娱乐休闲、产品销售等发展,对发展长江镇小高山丝苗米农文旅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及产业联农助农富农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廖志英 谢稳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