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群众点赞!增城今年已完成30宗农村供水改造工程

广州增城发布
+订阅

走进宁西街石迳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两旁,一栋栋两三层高的楼房随处可见。住楼房原本是一件开心的事,但近年来,村民却遇到了“烦心事”——自来水水压不稳定,二三楼经常断水。

“现在不用担心啦,即便一楼用水,楼上也照样能保障水压水量,实在很方便。”随着农村供水改造工程完工并实现通水,石迳村村民梁叔点赞说道。

开展农村供水改造工程

是增城区今年十件民生实事

“提升乡村宜居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据区水务局消息

截至目前

全区已完成30宗农村供水改造(总共35宗)

完成率为85.7%

已新建供水管网362公里

惠及村民超7万人

增城农村地域面积广阔

北部山区地形复杂且住户较为分散

普及市政自来水供水存在较大困难

2014年以前,我区通过第一、二轮农村供水改造工程,实现了农村集中供水的100%覆盖,初步解决了村民的饮用水问题。然而,与市政供水相比,农村集中供水点的水源多为山泉水或地下水,设施普遍无完善的消毒处理设施,难以达到乡村振兴工作关于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90%的要求。

为努力构建农村供水新格局,基本实现“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智慧化服务”农村供水体系,我区于2019年全面启动第三轮农村供水改造工作,总投资约22.54亿元,计划2023年全面完成,受益人口60万人。其中,今年计划开展的35宗农村供水改造工作,总投资约4.39亿元,修建供水管网约400公里,已纳入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惠及人口约8.89万人。

派潭镇邓村村MBR

截至目前,已完成30宗农村供水改造工程,具体为中新镇17个行政村、仙村镇5个行政村、宁西街8个行政村,新建供水管网362公里,惠及村民超7万人。

一户一表

全面实施同网同价

此轮农村供水改造

意在将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

以及对原有管网老旧质量差、漏损率大的

农村集中供水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或重建

确保农村饮水水质合格率提升至100%

改造前,增城农村供水管网一般使用易老化、易渗漏、易影响水质的PVC管材,各行政村多为总表供水,总表后管网漏损率高达30%。改造后的管网改为使用年限不低于50年的新型管材,能有效减少供水管网跑冒滴漏现象,供水管网漏损率低于5%。

改造完成后,不管是市政供水或是农村集中供水,均全面实施“一户一表,抄表到户”模式,并采用远程传输智能水表,由供水单位统一管理,实现同网同价,供水城乡一体化,提高管理效率、规范水费征收工作,有效提升村民节约用水意识。

“这里没有滋滋滋的声音,说明附近地下管道没有漏水情况。” 在石迳村,东进供水有限公司宁西服务站的巡检人员撬开井盖,将1米多长的听音杆针尖样的一端放在水管表面,双手握住圆饼状的另一端,单侧耳朵紧贴上去,判断水管是否漏水。这是增城区东进供水有限公司日常巡查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第三方委托机构,该公司主要负责对辖区内行政村管网和农村集中供水点进行统一日常管理、维护及巡查,全面提升农村饮水水质。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何秋玲 郑景宇 文/摄

编辑:纪玉婷

责编:黄家荣、郑德宏

审核:朱卓东、张慧芳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