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佛山市顺德区镇域研学课程建设实验基地揭牌仪式暨乐从镇研学课程发布活动在佛山新城举办。依托顺德区首个镇域研学课程建设实验基地落地契机,乐从镇正式对外发布了《“发现乐从 逐梦新城”研学活动实施方案》,推出35门研学课程、6条精品研学路线。
顺德区镇域研学课程建设实验基地落地乐从。 欧阳少伟 摄
因地制宜
打造一批特色研学教育基地
依托乐从丰富独特的新城场馆、家庙祠堂、龙舟基地、自然村落、文化美食等资源,前期乐从镇教育办遴选建设一批符合域情、校情、生情,安全适宜、主题鲜明、体验丰富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建设或改造一批主题性实践教育基地。
佛山新城配套有佛山大剧院、佛山市科学馆等9大公共文化场馆资源。 欧阳少伟 摄
活动上,乐从镇教育办与佛山鲲鹏现代农业研究院、佛山市艺术文化创新协会、乐控集团签约合作,并为佛山市文化馆、佛山市图书馆、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青少年宫等单位颁发“乐从研学课程基地”牌匾,鲲鹏现代农业研究院为罗沙小学、大墩村委会颁发“农业科普基地”牌匾,汇集各方资源,提升场馆育人功能,以研学课程为内核,做活做旺佛山新城。
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城市展览馆、佛山市科学馆等单位获颁“乐从镇研学课程基地”。欧阳少伟 摄
以基地为重要依托,乐从开发了域内35个研学基地的课程、分别制定了研学课程手册,并最新打造了6条研学精品线路——
佛山新城自然地理研学:佛山公园定向越野研学、佛山公园生物研学、东平水道研学、佛山公园植物研学
佛山新城馆园文化研学:佛山公园园林布局研学、佛山坊城研学、佛山市博物馆研学、佛山市青少年宫研学、佛山市大剧院研学、新城科技馆、佛山市新闻中心研学、佛山市图书馆研学
乐从历史文化研学:乐从先贤研学、小涌烈士陵园研学、水藤烈士陵园研学、江水道研学、侨乡文化研学、陈氏大宗祠研学、英雄河研学、乐从古树文化研学、各村落宗祠研学、乐从古桥研学、乐从美丽乡村研学(大墩村)
乐从传统技艺研学:乐从镇龙舟文化研学、乐从家具制造研学、乐从传统美食研学、钢铁加工研学、乐从传统手工研学(萝斗)
乐从商贸研学:罗浮宫商贸研学、钢铁大世界商贸研学、乐从塑料市场研学、乐从家具设计研学
乐从农科研学:上华高新农业科技园研学、乐从蔬菜种植研学、我和鲤锦鲤渔业孵化养殖研学、乐从传统渔业研学。
乐从镇域研学地图。 欧阳少伟 摄
共建共享
持续完善研学课程体系
接下来,乐从教育办将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研学活动的统筹和指导,确保每位中小学生在每个学段接受有效的研学教育。指导学校将研学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教育和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
乐从研学课程发布。欧阳少伟 摄
为密切基地与学校间的互动,围绕学校特色打造,乐从还建立了研学基地与学校共建机制,有针对性地合作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根据不同学段的研学目标,突出研学育人功能,发挥研学课程与校内课程不同的育人价值,促进研学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
同时,积极引进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专业人士及院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到校园开展各种活动,通过校园内外共同发力、各行各业共同努力,大力构建研学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
双管齐下
打造高水平研学导师队伍
活动上,乐从镇还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黄总志红、东北大学教授刘宝丹、佛山现代农业研究院副院长孟丽君、沙滘陈氏宗族第二十九代传孙、陈家祠故事讲述者陈向明等9人颁授研学导师聘书。
为乐从镇研学导师颁发聘书。 欧阳少伟 摄
通过签约一批师德师风正、专业水平强、业务能力强、社会评价好的研学导师,乐从计划打造一个研学导师资源库,并鼓励镇内学校结合办学实际,根据综合实践课程岗位需求,安排适当岗位招聘专业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将研学课程纳入教育教学统一管理。
乐从还将进一步完善研学管理制度,严格过程管理:学校组织研学活动要提前按管理权限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学校的研学活动计划和方案应主动征求家长意见,告知家长研学活动的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费用收支、服务机构、组织管理、安全责任及保障措施等信息。学校要对参与师生进行事前培训和事后考核。
顺德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冼弥冬认为,乐从在遵循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原则的前提下,对研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做了有益尝试,尤其是抓准了“课程”这个研学实践教育的内核,抓住了研学实践指导教师队伍这个关键,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个主体,希望乐从在发挥研学实践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推进研学实践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方面能继续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服务好乐从学子的同时,吸引更多市民走进乐从,走进新城、了解顺德、了解佛山。
南方+记者 欧阳少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