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是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部署打击的重点领域,也是河源市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的“三大主战场”之一。
为持续推动河源市环境质量改善,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7月6日,河源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组成联合督导帮扶组对源城区、东源县涉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案件开展了专项督导帮扶,强化部门联动,压实工作职责,推动案件侦办提质增效。
联合督导帮扶组先后到东源县公安局、源城公安分局仔细听取了有关案件查办进展、疑困难点和下一步工作方向的情况,对案件侦办方向、关键节点和清运处置措施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到案发点开展现场勘查,对涉案危险废物清理和减轻周边环境影响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
联合督导帮扶组指出,涉危险废物非法倾倒行为性质恶劣,对环境损害影响大,处置和修复费用高,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要求辖区公安机关和生态环境部门加大侦办力度和加快危险废物处置工作,切实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
要全方位应急清运
对案发点涉案危险废物做到“全方位、无死角”清运,并对地下水、土壤、环境空气等周边环境开展损害评估,力争将环境损害程度减至最低,严防发生二次环境污染事件,确保周边环境安全。
要全过程协同联动
加强公安机关与生态环境部门协作,启动联勤联动,通过联合办案,互通信息情报,协同调查、取证、固证,提升违法犯罪线索摸排、追踪溯源和精准打击力度,“从快、从严、从实、从细”开展案件侦办,形成打击惩治危险废物违法犯罪的强大合力。
要全链条惩治打击
坚持“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按照“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的侦办要求,坚持头尾中间一起查、上中下游一起打,追根溯源、循线深挖,坚决查处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斩断非法利益链条。
要全覆盖常态宣传
深入各村居开展宣传播报,通过悬挂标语横幅、张贴海报、组织观看宣传片和发放宣传折页等形式,切实加大宣传和普法力度,营造良好的环境守法氛围,提升人民群众辨别能力。发动对涉危险废物非法倾倒违法犯罪行为线索举报,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
联合督导帮扶组表示,下一步,河源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将加强协作联动,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和视频监控、在线监控、无人机巡查等智能化方式,不断提升违法犯罪线索发现、分析、溯源、查办和精准打击能力。深入分析研判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特点及对策,为基层办案人员精准、科学、依法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指导意见,着力推进生态环境执法与刑事侦查衔接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让环境违法者不敢为、不能为、不想为,为河源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持续保驾护航。
来源/河源生态环境
整理/广东生态环境微信编辑小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