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霜“抗生素事件”新进展:涉事粤企46款产品备案被注销

南方+ 记者

近日,一款名为“红色蜗牛婴初霜”的婴童类产品被曝疑似违法添加抗生素他克莫司成分,引发多方关注。

7月13日,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浙江省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临海24小时》发布消息称: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根据舆情和初步调查情况,标示“产品名称:红色蜗牛婴初霜”、标示“备案人/生产企业:广州中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化妆品,备案编号为“粤 G 妆网备字2022312819”,涉嫌非法添加“他克莫司”,该局已责令广州中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暂停生产经营,并召回上述产品。

截图自临海24小时官网

三批送检产品均检出“他克莫司”

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该消息称,经执法人员实地核查发现,目前临海3家经营单位库存共计有上述红色蜗牛婴初霜10盒,分属3个不同批次,执法人员对上述产品进行现场抽样并送至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剩余库存产品要求相关单位下架并暂停销售。

由于上述3批次产品的供应商均为台州市某母婴用品商行,临海局已将相关信息反馈台州市局,经过初步调查已排查到下级零售商7家、位于上海的上级经销商1家。

目前,三批送检产品均检出“他克莫司”,相关案件线索正在国家局的统一协调指挥下全国联动核查处置中。

他克莫司是一种治疗中度或重度皮炎的抗生素,常被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如果未按医嘱使用,可能引发皮肤瘙痒、烧灼感、疱疹性湿疹等不良反应。

人体长期接触含抗生素的护肤品,易引起接触性皮炎、抗生素过敏等症状,易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还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等。目前2岁以下的儿童患者应用他克莫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建立,因此不推荐此年龄组的病人应用。

同时,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明确规定,抗生素类药物不得作为生产原料及组分添加到化妆品中。

涉事企业46款婴童等产品备案在同一日被注销

与此同时,南方+记者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信息平台查询看到,上述红色蜗牛婴初霜产品备案已于7月13日被注销。

截图自国家药监局官网

与此同时,涉事企业广州中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多款婴童护理产品备案也在同日注销,涉及杏修璞护保湿润肤面霜、杏修璞护霜(婴儿型)、菲诺熊草本婴肤霜等共计46款产品。

广州中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6款产品备案被注销:

1.杏修璞护保湿润肤面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3220830

2.杏修璞护霜(婴儿型)(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3144720

3.豫镕倍爱宝宝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3065852)

4.豫镕婴儿霜粤G妆网备字2023058371)

5.杏护璞护霜(儿童型)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3025774)

6.筱娃娃婴亲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3012141)

7.巴巴象婴初臻护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3009074)

8.益福特婴幼儿水感保湿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3009071)

9.芊芷夲草亲肤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72231)

10.安安奶爸沁润水水保湿乳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70834)

11.安安奶爸沁润水水保湿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70833)

12.婴贝萱玉润洗发沐浴液(二合一)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50060)

13.恒澜香润洗发沐浴液(二合一)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50058)

14.千屈护婴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43294)

15.菲诺熊草本婴肤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41833)

16.戒乏馆婴亲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36103)

17.Mox陌象婴儿护肤松花爽身粉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29892)

18.豆小萌婴幼儿护理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23931)

19.艾因博士婴儿三合一松花多效粉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22943)

20.艾因博士婴儿五倍子爽身粉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22942)

21.艾因博士婴儿松花薄荷粉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22941)

22.益福特婴幼儿倍护凝胶备案编号: 粤G妆网备字2022322861)

23.安安奶爸臻护婴肤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9693)

24.百萃宁婴儿保湿珍护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9416)

25.菲诺熊婴幼儿润肤乳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7862)

26.杏庄园臻护霜(儿童型)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7392)

27.婴贝萱婴肤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4513)

28.恒澜婴亲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4512)

29.巴酷库婴儿保湿身体乳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4488)

30.巴酷库婴儿保湿润肤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4487)

31.巴酷库婴儿乐肤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4486)

32.巴酷库婴儿柔润洗发沐浴露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4453)

33.麻蛤婴乐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4450)

34.嘟卡珍肤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2927)

35.嘟卡婴儿润肤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2912)

36.嘟卡婴儿润肤乳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2888)

37.红色蜗牛婴初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2819)

38.红色蜗牛婴儿润肤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2814)

39.红色蜗牛婴儿润肤乳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2813)

40.润宝颜润宝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0491)

41.恒澜香润洗沐(二合一)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0431)

42.恒澜香润身体乳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0423)

43.婴贝萱玉润洗沐二合一)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0394)

44.婴贝萱玉润身体乳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0382)

45.婴贝萱玉润面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0356)

46.恒澜香润面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310345)

◆消费提醒:

临海市场监管局就如何选购儿童化妆品,进行如下指引:

1、认准“小金盾”

“小金盾”为国家药监局规定的儿童化妆品标志,“小金盾”是儿童化妆品的一张身份证。它明确将儿童化妆品与成人化妆品区分开,让家长们在选购儿童化妆品时指向更清晰。

但需要注意到是,“小金盾”只是区别性标识,并不代表该产品已经获得监管部门审批或者质量安全得到认证,也不代表有“小金盾”标识的儿童化妆品一定是高品质产品。

2、认清宣称功效

挑选儿童化妆品时,家长不要盲目追求功效。使用人群包含婴幼儿和儿童的化妆品,需严格按照“婴幼儿”和“儿童”化妆品的安全性和功效宣称要求管理,其中,0-3周岁的婴幼儿用化妆品功效宣称仅限于清洁、保湿、护发、防晒、舒缓、爽身;3-12周岁的儿童用化妆品功效宣称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卸妆、美容修饰、芳香、修护。

3、读懂备案标识

市面上常见的儿童产品,可能会有妆字号、消字号、药字号等标识。“消”字号仅用于局部皮肤消毒,不可用于日常皮肤护理,更不具备任何治疗效果;“药”字号是临床医生用于疾病的治疗,如含激素的药膏;只有“妆”字号的产品才可用于日常皮肤护理。


■此前报道

一款网红婴儿霜被曝添加违禁成分,涉事企业负责人曾被终身禁业

近日,老爸评测微信公众号发布视频和文章称,其接收到粉丝私信和寄样后,对一款名为“红色蜗牛婴初霜”的产品进行了多次检测,结果均显示“该化妆品添加了药物成分他克莫司”。

消息一出,引发多方关注。

据了解红色蜗牛婴初霜是一款网红婴幼儿化妆品。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红色蜗牛婴初霜因“应对宝宝湿疹效果立竿见影且不含激素”被不少年轻妈妈所推崇。

此次检测出的他克莫司不属于激素,但为抗生素,有抗菌消炎作用,化妆品禁止添加。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7月7日下午,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关于《化妆品中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的测定》的化妆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公告。

国家药监局官网截图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此公告发布并非巧合,给有关部门调查涉事企业及产品提供重要依据,对于加强儿童化妆品的监管和保证消费者安全有重要意义。

涉事企业相关负责人曾被终身禁业

记者通过国家药监局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信息平台查询看到,红色蜗牛婴初霜有两家生产商,分别为广州中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浩生物”)和广州恒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恒澜生物”),其中,恒澜生物备案产品已于2022年10月注销。

值得注意的是,中浩生物与恒澜生物备案人住所地址相同,均为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鹤云路9号之二。

图片来源:国家药监局

天眼查显示,2022年10月,恒澜生物旗下3批次“婴贝萱婴肤霜”和1批次“婴康益生元身体乳”,检出化妆品禁用物质“氯倍他索丙酸酯”“卤倍他索丙酸酯”和“赛庚啶”。

广东省药监局对广州恒澜生物作出10年内不给予其提出的化妆品备案和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的顶格处罚。广州恒澜生物生产负责人莫增庆被也给予终身禁止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处罚。

电商平台下架涉事产品

记者搜索京东、天猫淘宝平台看到,红色蜗牛淘宝旗舰店已经下架所有产品,也无法搜索到红色蜗牛婴初霜相关产品。

此外,据了解,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明确要求,抗生素类不得用于化妆品。如果红色蜗牛婴初霜中真的含有他克莫司,为什么在生产备案的时候能以妆字号上市?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标《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含增订部分)及其他国标中,关于检测化妆品禁限用物质的方法中检测项目不包含他克莫司。

南方+记者 李劼

编辑 欧旭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