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傍晚,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唐风雅韵”文化市集在从化艾米稻香农业园流溪河畔举办。20所中小学通过对唐朝传统文化的再现与创新,展示东方美学魅力,弘扬国粹精神。
唐朝的文化宝藏是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陶艺、绒花、唐扇、扎染……市集上每一个摊位以文化创意的形式展现唐代传统文化。
穿着汉服、唐装的师生正在逛集市,漫步其中不时听到吆喝声、叫卖声,仿佛有种“穿越”的感觉。
明珠小学“草木蜡染·古韵留香”摊位陈列了香包、团扇、装饰画作品,师生们通过蜡染工艺,将唐朝的“宝相花”纹样作为装饰元素运用到作品中。白底蓝花的蜡染作品,散发着天然草药的香味,重复、对称的宝相花图案呈现出唐朝服饰纹样中吉祥如意、富贵繁盛的寓意。将非遗蜡染技艺和唐代服饰文化结合,展现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温泉镇第一中心小学展示的是始于唐代的流水席。流水席的桌子,一般是木制的,并用好看的石头点缀,中间凿空蓄水变成水渠,尾端留有排水口。吃席的时候,主人坐在头部的位置,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奴婢,一个负责上菜,另一个负责加水,保证槽内水充足并流动,这样菜便能顺流往下飘,确保每个客人都能吃到菜。尾端也有奴婢,负责收走漂流到尾没人吃的菜。菜放在木制的条盘上,漂在水渠上让香客就餐。
据悉,本次“唐风雅韵”文化市集是广州市乡村美育实践活动之一,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区教育局承办,街口街、区文化馆、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艾米稻香农业园、沙贝小学协办,旨在通过打造“流溪河畔最美市集”,全面普及中华传统文化及艺术文化教育,联动家庭、学校及社区(乡村)一体化,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延伸学校美育空间,增强乡村审美韵味,构建一个美的生活环境和育人环境,为乡村美育的持续性发展开辟一条新思路,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个生动的实例。
据悉,今年以来,从化以美术学科为主体,以文化创意的形式再现中国传统文化——“唐风雅韵”,内容包括静态的文创作品展示和动态的舞台表演。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出发点,以中国传统美学传播为目的,以唐代文化为切入点,开展以美术学科为主融合其他学科美育内容的大单元项目式学习,对唐代诗歌、艺术、生活、美食、服饰、习俗等进行不同主题的大单元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提升学生对于中华文化艺术的喜爱之情,达成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文字:陈宝怡
图片:李晓彤
编辑:黄丽敏
初审:刘芳
审核:王瑞君
(本文由“广州从化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