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进展:三名欺凌者未满14岁
赔偿金额4.5万元
近日,一段“小男孩被逼吃粪便”的视频在网络广泛传播,引发社会公众广泛讨论。7月6日,介休市未成年人欺凌事件处置工作专班就网民关注的是否存在逼迫和解、为何半夜达成和解、肇事者家庭是否存在特殊背景等多个问题作出回应。
通报称,经过调解,双方于7月1日0时许,基本达成一致意见,确定赔偿金额为4.5万元。
(点击查看大图)
本期,我们邀请佛山市律师协会徐建民律师为家长们解读相关热点问题↓
01
热点问题:本案中三名实施欺凌者未满14周岁,是否需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未满14周岁而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必须是刑法规定的极其严重的八种刑事犯罪案件。
本案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为所犯违法行为尚未达到刑法规定的极其严重的情形,鉴于欺凌者未满14周岁,办案机关应当责令家长对欺凌者严加管教。
02
热点问题:被欺凌者家长能否代表孩子选择和解?欺凌者监护人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一,可以和解。被欺凌者属于未成年人,家长是其法定监护人,有权代理自己的孩子签订民事和解协议。特别是被欺凌者家长认为达成和解是比较好的选择,自愿签署的,被欺凌者父母代理孩子签订的和解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第二,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双方父母已经达成民事和解协议,考虑到欺凌者的年龄及财务状况,最终由欺凌者父母支付赔偿金,也即欺凌者父母实质上承担了民事赔偿责任。如果双方没有达成民事和解协议,被欺凌者一方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争议的,最终的民事责任也是由欺凌者父母实质承担。
司法实践中,会把欺凌者及其父母 (法定代理人) 作为共同被告诉至法院,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相关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本案三欺凌人均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法院通常也会判决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共同赔偿。至于赔偿金的支付,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相关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由此可见,无论是和解方式还是诉讼方式解决争议,一般情况下,从程序上和实体上,欺凌者父母,都可认为要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03
热点问题:面对校园欺凌,如果没有视频证明,该如何取证?未成年人如何提高防范意识?
校园欺凌如何取证一直是个大难题,最优选择还是报警,警察蜀黎在调查取证这一块永远是最专业的。
家长也可以在意识到可能发生欺凌的第一时间自行收集证据,并且有意识的引入第三方参与,增强取证的可信度,具体包括:
1.安抚孩子情绪,让孩子讲述事情发生的过程,并且将对话通过录音或者录像的方式固定下来。孩子的状态比较稳定时,可以考虑在学校老师及社区工作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让孩子讲述事情发生经过,并且录音录像。
2.如果孩子受伤,将受伤的地方用手机拍照保存下来,及时去医院检查身体。也可以请求学校老师一同前往,作为孩子受到伤害的见证方。检查后要求医院开具诊断证明,将检查的所有单据留存。
3.及时寻找能提供旁证的同学,在同学家长在场的情况下,请这些同学描述事情发生经过,注意用手机做好录音、录像,尽量请提供旁证的同学及其家长写份陈述书。防止日后同学及家长因受到其他压力,拒绝作证。
在提高防范意识方面,一是家长要多与孩子互动,了解孩子的近况,发现孩子被孤立可能面临被欺凌时及时介入,寻求学校老师和对方家长的帮助。
二是学校要积极开展主题教育,为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对于霸凌者要进行适当的惩戒。
三是孩子感觉被同学针对或者被语言威胁的,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及老师。平时上下学尽量不落单,如果觉得情况紧急,欺凌可能随时会发生的,可以采取大声呼救的方式引起路人关注,并请求帮忙报警,快速摆脱困境,事后第一时间将情况告知家长和学校老师。
04
热点问题:在面对校园欺凌时,如何寻求法律援助?
可以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不知道法律援助机构在哪里的,可以向当地派出所求助、警方会引导受害人向有关机构寻求司法救助;还可以向校方求助、校方也会指引当事人向有关司法机关求助;也可以请周围朋友帮忙,登录中国法律服务网(12348)、微信及支付宝小程序“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等搜索地方法律援助机构,或使用地方性政务线上服务平台进行法律援助机构查询、法律援助申请填写,可以十分便捷的寻求法律援助。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还有哪些法律问题是
想小政为您解惑的?
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
原创栏目往期回顾:
素材来源:介休发布
文:佛山市律师协会徐建民律师
原创丨佛山政法微信编辑小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