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韶关曲江区乌石镇人大开展“加强绿美曲江生态建设 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组织部分区、镇人大代表共11人视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管护情况。
视察组先后来到展如村委下山陂村、油铺村等地,通过实地查看和座谈的方式了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和管护情况。
据悉,乌石镇下辖共6个村委及2个居委,共90条自然村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目前,已有88个自然村完成了生活污水的治理,覆盖率达到了97.78%。其中有4个自然村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已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共101座,其中,有1座采用一体化设施,处理工艺为A/O接触氧化法;有9座采用了二级处理工艺,通过厌氧加人工湿地方式;其余91座是三格化粪池,处理工艺为三级厌氧。
座谈会上,视察组听取了镇政府新村办相关负责同志关于乌石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汇报。村委会干部及村民代表反映,各村生活污水治理普遍存在污水处理设施管护不到位、维护维修成本大等问题。
视察组表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一项民生环保领域的重点工程,要把污水处理作为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的有效抓手。按照系统治理、协调推进的原则,将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业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河道治理通盘谋划实施,形成水环境治理的一盘棋格局,更好地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能力。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加大上级财政支持力度,以专项资金、奖补资金等方式,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管护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撬动社会资本,推动社会力量,调动乡贤及村民参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时,要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设施正常、稳定、有效运行,持续发挥其生态和社会效益。健全管理体系,建立长效机制,明确农村污水治理职责。政府和主管部门等应围绕“长治、长效”的目标,切实做到“责任明、情况清、措施实”。
南方+记者 唐音
通讯员 唐忠祥 许家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