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英才说⑥|陈勇军:“拓荒”不停歇,研发不停止,在火炬实现人生价值

中山火炬发布
+订阅

“研发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推进器,我们的拓荒之旅不能停止。要有独立的思想,有不断学习的能力,有路在脚下的实践精神,成果、成功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

——中智药业创新中药研究院经理陈勇军

走进健康基地园区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药品展示区,中智药业创新中药研究院经理陈勇军对展示架上的产品了然于心,他如数家珍般地向火炬哥一一作介绍,眼神中充满着成就感。

陈勇军,主任中药师职称,2003年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毕业,2006年加入中智药业集团从事中药新产品开发和生产转化工作。作为中智药业核心技术人员,他先后参与新药及仿制药研发、中药破壁饮片开发与生产转化,主持开展破壁食品及保健食品开发。期间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7项。至今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4项,先后获得中国专利银奖1项(202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2018年)、中国专利优先奖1项(201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2年)、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008年、2011年)等国家、省(市)奖励8项。2020年陈勇军被评为中山市第五层次的高层次人才。

甘当拓荒者,勇做主力军

“来中智后,基本都是扮演救火者和拓荒者的角色,公司哪里最急、最需要就被派往哪里。”陈勇军说,2006年4月刚入职中智,正是仿制药中试研发最紧张的时候,周末基本没有休息时间。从2006年底到2015年,是中药破壁饮片开发最需要人的时期,陈勇军又参与到中药破壁饮片的开发。2015年初,中智药业子公司广东草晶华破壁草本有限公司正式运营后,需要尽快有产品来支撑新生的公司,陈勇军再次成为主力军,转为负责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开发工作。

谈及产品研发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陈勇军说,破壁饮片项目在2008年中标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让他记忆犹新。中药破壁饮片从2003年研发开始,面临研发人员少、研究经费少、产品销售少的问题,项目的整体研发非常困难。“当时粤港招标中标后,火炬开发区给我们配套了一笔可观的研发经费,这笔经费对我们来说是‘及时雨’,真可以说是久旱逢甘霖,自此之后我们破壁饮片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陈勇军说,火炬开发区对企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对人才的尊重和礼遇,让他在工作上更有底气,更确定当初选择来火炬是正确的选择。

陈勇军说,他在火炬开发区工作了17年,早已在这里安家落户,火炬不仅有适合拼搏的工作机会,也有舒适的生活气息,不管是子女入学还是工作环境以及对人才的政策支持,都坚定了他在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的决心。

坚守精益求精,不惧研发苦力

“说到研发,很多人的印象就是高、大、上。其实对于破壁饮片的研发,特别是在工艺研发方面,很多时候都是和粉尘、噪音、机器、汗水打交道。”陈勇军开玩笑地说,“别人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都会说我是做苦力的,这个苦力不但要出力,而且还费脑力。”在产品研发上,陈勇军坚守精益求精,先在办公室里设计实验方案,再到实验室里实施方案,碰到问题又得不断地推倒重来,最后在大生产中实现转化。

破壁饮片项目先后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专利银奖等荣誉。“从2006年只有养生方一个品种,到后续陆续开发了200多个品种以及到现在有40多个上市品种,从开始年销售几十万,发展到现在年零售市值40亿。”陈勇军说,非常有幸作为核心人员身处其中,这些奖项和成绩是对自己和团队付出的肯定。

“当前火炬开发区正进入发展新轨道,相信会吸引更多怀揣着理想和干劲的年轻人来到火炬,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陈勇军说,研发工作是围绕促进产业发展、促进健康福祉目标服务的,这也是他和团队坚持产品研发对火炬、对中山、对社会的意义所在。


中山火炬融媒体中心

采编:温璐瑶

美编:张丽红

编辑:林家裕

责编:赵攀峰

执行总编辑:李明锋

总编辑:戎明星

素材来源:火炬开发区党建工作办公室、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